企業(yè)創(chuàng)新理念:立足膜法撬動水資源化市場
走進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記者首先被公司展廳里的一個“大魚缸”吸引住了。仔細觀察,魚缸里的污水區(qū)和清水區(qū)并沒有完全隔離,一根水管將兩個區(qū)域聯系在了一起。這個魚缸就是膜法水資源化工程的一個縮影,利用中空纖維膜“強大”的過濾能力,將污水變成潔凈水,實現水資源反復利用,最大化地節(jié)約用水。
亞洲最大中空纖維膜生產基地
這種有著“強大”過濾能力的中空纖維膜,從外表上看,像是一根根加長版的面條,只不過是空心的。“在膜的表面上均勻分布著很多肉眼看不到的小孔,當水流經過這些‘面條’時,水壓會促使水往膜中心位置流動,而水中的大顆粒就會被這些小孔攔截,從而完成過濾。”津膜科技的生產總監(jiān)李洪港告訴記者。
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最早從事超濾、微濾膜及組件研發(fā)和生產的企業(yè),其前身是成立于1974年的天津工業(yè)大學膜分離研究所,從事膜技術研究已有三十八年之久,既是中國首套中空纖維膜組件的誕生地,也是目前亞洲最大的中空纖維膜產業(yè)化基地之一,是國際上少數能夠獨立研發(fā)、生產系列化膜及膜組件產品的公司之一,全面掌握了溶液、熔融及涂覆三種主流紡絲技術,并實現了大規(guī)模產業(yè)化生產。
在現實生產中,津膜科技會根據客戶的不同需要來設計中空纖維膜的規(guī)格,以及膜上那些小孔的尺寸。根據現有的生產工藝,津膜科技所生產的中空纖維膜最小孔徑可以達到0.01微米。“能夠實現上百萬平米的大批量生產,并保持每根膜的孔徑都能均勻分布是非常困難的事情。目前,全世界也只有幾家公司能夠達到這樣的水平,津膜科技就是其中一家。”津膜科技副總經理鄭春建表示。
憑借強大的技術實力,津膜科技的產品已經走出了國門,遠銷到俄羅斯、韓國、泰國、越南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并已經成為了威立雅、西門子、麥當勞、好倫哥、吉野家等跨國公司的膜產品供應商。鄭春建說:“麥當勞在中國的絕大多數門店都使用了膜天膜的產品,通過中空纖維膜將自來水進行過濾,成為更加清潔的水源。”
日水處理量可供天津人用4天
提到膜技術,就需要說到紡絲工藝,這是制造中空纖維膜的第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把原材料變成中空纖維膜的步驟。“2005年以前,在國內膜材料水處理市場上,外資品牌處于絕對的壟斷地位。”津膜科技董事長李新民說,為了打破國外壟斷,津膜科技以承接國家863重點項目為契機,高效完成了熔融法紡絲技術實驗室小試、中試和規(guī);a,全面掌握了這項技術,并開發(fā)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熔融紡絲-拉伸界面致孔技術,擁有了在膜材料市場的核心競爭優(yōu)勢。
在津膜科技的工廠里,紡絲車間是最核心的部門,嚴禁外人參觀。“里面所使用的生產設備也都是我們自主研發(fā)的,隨著企業(yè)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紡絲車間的生產設備已經開始24小時運轉。”李洪港告訴記者,目前紡絲車間的產能是110萬平方米,已經不能滿足市場的需要。按照公司擴產的計劃,到2013年,紡絲車間的年產能將達到400萬平方米。
從紡絲車間出來的中空纖維膜,將會被送到澆注車間。在這里,這些面條一樣的中空纖維膜將被組裝成為一個個膜組件。“根據不同的需要,每個柱式膜組件里面會有數千甚至上萬根中空纖維膜絲。”現場負責人告訴記者,澆注車間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將中空纖維膜用樹脂等材料固定到外管上,然后進行剪切,既要保證密封性,也要保證每根纖維膜都沒有被樹脂堵上,是完全通透的。
在實際的運用中,澆注車間出來的各種膜組件就算是一個正式的過濾單元,可以在濾水系統(tǒng)中發(fā)揮作用了。截至2012年11月,津膜科技提供的產品在膜法污水深度處理及水資源化領域的日均處理量已經累計超過300萬噸。根據相關部門公布的信息顯示,目前,天津市日均用水量大約在65萬噸左右。而按照96%的回收率計算,津膜科技所提供的產品,日均出水量可達到288萬噸,是整個天津市日均用水量的4.4倍。
延伸產業(yè)鏈從膜圈進水圈
津膜科技所生產的每一個膜組件在出廠前都會經過嚴格的檢查。李洪港表示,“根據組件的規(guī)格不同,檢查的時間和強度都不太一樣,比如防漏檢查,每根組件至少需檢查4小時,時間長的則要到12個小時。”
“盡管膜技術和工程的原理在教科書上都有,但實際做出來的工程效果卻不盡相同,這是因為膜工程對于技術含量的要求很高,不同水質條件下如何去設計工藝和相關參數,有很多的技術訣竅,這往往需要豐富的工程經驗。”鄭春建告訴記者,企業(yè)在很多細分行業(yè)已經積累了大量規(guī)模以上項目的經驗,包括數十項萬噸以上項目,“這些經驗讓我們承接新項目很有底氣。”
今年7月份,津膜科技在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募集到資金4.866億元。鄭春建表示,“從2009年到2011年,津膜科技營業(yè)收入年均增長率超過60%。截至2010年底,津膜科技的產品在全國市政污水處理及回收領域的市場占有率超過21%。”
上市后的津膜科技將進一步延伸產業(yè)鏈,借助在膜圈里具備的優(yōu)勢,進入水圈,帶動膜產品和工程的發(fā)展。“我們原來主要的業(yè)務是銷售膜產品和膜處理系統(tǒng),今后,我們將用EPC、BT等方式承接整個水處理項目,為市政污水及工業(yè)廢水處理、飲用水凈化和海水淡化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帶動公司業(yè)務的全面發(fā)展。”鄭春建表示。
“把膜技術這樣的朝陽產業(yè)嫁接到面臨環(huán)保難題的傳統(tǒng)產業(yè),以擴大膜法的應用空間是公司下一步的發(fā)展戰(zhàn)略。”李新民表示,煤化工、石油化工、電力、鋼鐵、冶金、紡織和印染等領域,都將是膜可以發(fā)揮作用的行業(yè),而在這些細分的行業(yè)領域里,津膜科技也都有相應的經驗,可以進行大規(guī)模的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