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代表建議方案可增加鼓勵機制、關注老舊小區(qū)管線老化;25位聽證代表4月10日集體調研
階梯水價調整聽證會召開在即,部分聽證代表已完成前期調研并形成建議。多位代表提出:用水量受家庭人數影響非常大,調價方案應細化,對用水少的家庭應該有鼓勵機制。
據悉,10日市發(fā)改委將組織代表們前往北京市自來水九廠、北京清河污水處理廠以及密云水庫進行調研,隨后還將召開座談會。
代表走訪百戶“漲價不能怕麻煩”
9日,記者致電25名聽證代表中的10位,有5位代表已前期調研并形成建議,另5位表示將在10日統一考察后,再有針對性開展調研。
連日來,聽證會消費者代表之一王維安走訪了百余戶居民,包括大專院校、中央和市屬單位、企業(yè)等居民區(qū),其中45%以上為3口及以上家庭。
他走訪過程中發(fā)現,大部分人認為,目前的兩種方案“有些粗糙”。“漲價就不能怕麻煩,不能怕復雜。”王維安說,除了建議按人頭計算,漲價以后水質是否提高、用水淡季旺季指標是否能靈活調整、單位用水如何控制等等,都是老百姓關注的問題。
跟王維安的調研情況類似,代表可巨生說,自己走訪發(fā)現,市民認為方案可以再細一點。“如果145噸用不了,100噸或者80噸就夠了,有沒有獎勵機制。”他說。
代表呼吁關注老舊小區(qū)漏水現象
代表史淑英調研了50余位居民和10余戶節(jié)水家庭。史淑英說,目前老舊小區(qū)的管線老化問題突出,跑冒滴漏現象嚴重。她建議加大老舊小區(qū)管道設施改造力度。
此外,她認為,目前智能表買水不太方便,建議像買電一樣,到銀行就能買水,實現便民。和可巨生一樣,史淑英建議用水少的家庭應該有鼓勵機制。
漲價了錢怎么花要公開賬目
截至9日,代表段淑珍調研了20余人。
她表示,對于漲水價,大家都理解和支持。但是價格調高了以后,這筆錢怎么用,需要公開賬目,“要陽光”。
段淑珍說,企業(yè)如果收入增加了,這筆錢用在了什么地方,是否用在設施的改造、新水廠的建立等等,要公開透明。
4月2日,北京水價調整方案公布,在現行每噸4元的基礎上,提出擬上調0.95元或1元兩個方案。兩套方案均設置了階梯水價,根據用水量的不同,兩套方案水價分別為4.95元、7元、9元以及5元、7元、9元;基準水量分別為145立方米及180立方米。方案以年度為計價周期。
據悉,水價調整聽證會將于17日下午2時30分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