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上海市有關部門的要求,為提高生活垃圾分類實效,鼓勵市民養(yǎng)成分類投放習慣,按照“總體規(guī)劃、分步實施、調整優(yōu)化、逐步推廣”的原則,上海市將從2014年起,借助“綠色帳戶”等形式進一步推行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的“上海模式”。
“綠色帳戶”是上海市在推進生活垃圾分類中建立的一項激勵機制,其具體做法是:將部分商家的優(yōu)惠活動整合到“綠色賬戶”平臺中,利用以積分換取禮品和各類優(yōu)惠的激勵方式,使得參與垃圾分類的居民們切實享受到服務、獲得便利、得到實惠,進而引導居民更加自覺地加入到“綠色賬戶”公益行動中來,逐步養(yǎng)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
多年的實踐證明,要讓生活垃圾分類成為一項全民參與、人人踐行的日常習慣與自覺行為,僅僅靠宣傳、或在小區(qū)里設立若干分類垃圾筒,是難以“馬到功成”的。居民掌握了垃圾分類的知識,并不等于就能把垃圾分類做好做實。要讓居民們知行合一,將垃圾分類視作為自己的分內事來做,還需要一些行之有效的鼓勵措施。
將生活垃圾分類推而廣之,百萬上海居民家庭是當之無愧的主力軍。對待這么龐大的人群,僅靠一紙文件和管理手段顯然是不能完全奏效的,進一步提高居民們的素質,使之養(yǎng)成良好的垃圾分類減量處理的習慣,需要有關部門的宣傳、教育和引導,也需要推出一些讓廣大居民群眾看得見、感受到的鼓勵和獎勵。
讓“綠色賬戶”落地生根,需要進一步地宣傳,也需要有一些切切實實的物質獎勵跟上。這樣,就能讓自覺將垃圾分類和減量投放的居民既得到贊揚和肯定,也能獲得一定的物質獎勵。比如,可以給垃圾分類做得好、“綠色賬戶”上積分較高的居民家庭免費送上菜籃子、布袋子,鼓勵居民減少塑料袋的使用量;也可定期或不定期開展一些表彰活動,宣傳和推廣垃圾分類的一些好做法、好經驗,表揚在垃圾分類上做得好的居民,并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久而久之,應該能讓垃圾分類成為居民的自覺習慣,并在各自的小區(qū)乃至全市蔚成風氣。
據(jù)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局長陸月星介紹,今年將在靜安、松江、黃浦和徐匯4個區(qū)約20萬戶居住區(qū)進一步試點,深化“綠色賬戶”機制,研究制定合理的積分規(guī)則、有效的兌換規(guī)則,力爭到今年年底,基本形成“綠色賬戶”運行的一整套規(guī)則、流程、推進機制、管理模式等,形成以正向激勵為主的生活垃圾分類減量“上海模式”。比如“綠色賬戶”積分不僅僅可以兌換盆栽植物、公園門票等,也可以在特定商戶享受消費打折、在特定時段享受社區(qū)內的健身房免費使用、在中國銀行享受服務級別提升或者增加享有稀缺醫(yī)療衛(wèi)生教育文化資源機會等。
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減量聯(lián)合辦公室表示,生活垃圾分類正向激勵的“上海模式”旨在提高市民垃圾分類參與度和準確度,變垃圾分類的“要我分”、“幫我分”為“我要分”、“分準確”。今后,上海市還將在“綠色帳戶”的基礎上,增加激勵市民的新途徑和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