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價機制現(xiàn)狀與展望2014》
文/中創(chuàng)碳投
5月28日,世界銀行在德國科隆舉行的第11屆碳博覽會上發(fā)布《碳價機制現(xiàn)狀與展望2014》報告,對世界各國所采取的碳交易及碳稅政策進行總結分析。報告指出,雖然國際氣候談判進展緩慢,但各地區(qū)內部減緩氣候變化的行動卻在加快,其中碳定價政策作為重要的政策工具發(fā)展迅速,中國2013年啟動的碳市場更是成為全球第二大碳市場。至此,全球最大的兩個溫室氣體排放國家中國和美國均啟動了碳定價機制。
據(jù)世行統(tǒng)計,全球目前共有40個國家和超過20個次國家地區(qū)實行碳定價政策,共覆蓋約60億噸二氧化碳當量的排放,約占全球年排放量的12%。具體分布如下圖所示,其中綠色部分是正在實施或將要實施碳交易機制的地區(qū);藍色部分是正在實施或將要實施碳稅的地區(qū);橙色部分是正在考慮實施碳定價的地區(qū);紅黑條紋是已確定實行碳稅并考慮碳交易的地區(qū);綠黑條紋是同時實行碳稅以及碳交易的地區(qū)。
2013年共有8個碳市場啟動,包括加州碳市場、魁北克碳市場、哈薩克斯坦碳市場、中國的深圳、北京、上海、廣東和天津五個碳交易試點。而湖北碳交易試點也于2014年4月啟動。如果用配額數(shù)量乘以2013年年底的配額價格,全球碳市場的規(guī)模約為300億美元。其中,歐盟碳市場以配額總量約為20.84億噸排名第一,中國各試點配額總量為11.15億噸,排名第二。
價格方面,各個碳定價機制之間相差極大。價格最低的是墨西哥碳稅,每噸二氧化碳價格低于1美元,而最高的為瑞典碳稅,價格高達每噸二氧化碳168美元。除去東京都碳市場價格在每噸95美元外,其他碳市場的價格基本在每噸3~11美元,普遍低于碳稅價格。報告中指出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碳稅通常向家庭而不是工業(yè)企業(yè)征收,以避免碳泄露和本國企業(yè)競爭力下降的問題。
報告還從地區(qū)連接、各個碳市場2013年的市場表現(xiàn)及重要政策變化、碳稅政策的最新進展以及碳定價機制國際合作等方面進行分析,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中創(chuàng)碳投將摘取其中重要內容與各位分享,敬請期待。
選編:陸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