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二五”全國城鎮(zhèn)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guī)劃》中明確提出,要加強污泥處理處置設施建設。明確的政策要求加快各地的工作進度。然而在福建省廈門、福州等地區(qū),污泥處置項目的招標屢次流拍,最終改為競爭性談判。這些地區(qū)的癥結在哪里?難題應該如何破解?記者日前進行了調查采訪。
公開招標為何總流標?
污泥處置招標限價過低,110元/噸的處置費難以做到安全、無害化
廈門市目前已建成前埔、石渭頭、筼筜、杏林、集美、海滄、同安、翔安等多座污水處理廠。此外,廈門市還將在東渡、航空城新建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主要通過堆肥和建筑復土處理。
以筼筜和前埔污水處理廠為例,它們承坦著廈門島內的全部生活污水的處理,根據日處理水量日約產生污泥量分別約為150噸、100噸。據廈門市水務集團人員介紹,污泥一部分用于生產有機肥,叧一部分則摻入石灰后拉到生活垃圾填埋場做為復土使用處理。
今年5月23日,廈門水務中環(huán)污水處理有限公司對島內污水處理廠泥餅應急處置項目進行公開招標,項目名稱是島內污水處理廠泥餅應急處置。
工程內容是對筼筜、前埔污水處理廠目前積壓的及期間新產生的深度脫水泥餅共約1.5萬噸進行處置。項目最高限價暫定為人民幣110元/噸,投標人的報價超過此范圍的將導致報價被拒絕。由于此次有效投標文件不足3家,以流標告終。
記者了解到,招標文件在法律責任方面進行了明確約定,中標方如在處置過程中產生泥餅污染環(huán)境的行為、將泥餅用于合同約定的處置工藝外的用途,招標方將停止處置費用的支付且不退還履約保證金。由此造成的法律責任及一切損失全部由中標方承擔;中標方如將泥餅傾倒在處置點外的地點,或任何違反“兩高司法解釋”的行為,由此造成的法律責任及一切損失全部由中標方承擔。
據記者了解,造成流標的原因主要是處理泥餅的服務限價過低。同時,“兩高司法解釋”岀臺后,過去那種以低價中標,然后再廉價轉移處置的做法已經行不通。110元/噸的處置費難以實現污泥處置的安全、無害化且不違反環(huán)保相關規(guī)定。
為此,廈門水務中環(huán)污水處理有限公司經研究決定重新組織投標人遞交投標文件,并將第二次開標時間更改為5月27日,招標文件其他內容不變。但此次仍然流標。
語焉不詳的競爭性談判
項目已由企業(yè)承接,中標單位、處置方式未得到公開
6月5日,廈門市島內污水處理廠泥餅應急處置項目改為競爭性談判。由于兩次競標無果,那么,競爭性談判結果如何?
對此,廈門水務中環(huán)污水處理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泥餅應急處置項目通過競爭性談判成功,目前已由廈門一家企業(yè)承接,中標方對污泥的處置方式、堆放的地點等計劃都得到環(huán)保部門認可。而中標單位不方便透露。
廈門水務中環(huán)公司生產設備部工作人員表示,通過競爭性談判,現由廈門海滄某公司中標,原堆積在島內污水處理廠的污泥已運往經環(huán)保部門認可的海滄區(qū)東湖鎮(zhèn)境內。如果要了解具體情況,則需聯系水務集團。
于是記者又聯系了廈門水務集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負責人表示,目前廈門島內的污泥經過深度脫水、消毒,全部用于生產有機肥,島外的污泥進行焚燒處理。當記者提岀,經調查發(fā)現島內的污泥只有一部分用于制肥,其余的污泥和島外污水廠的污泥幾乎都運往垃圾填埋場處理時,他則表示不知情。
低價項目至今難啟動
福州多次公開招標,但難以找到最佳處置方法
福州市城區(qū)目前共有洋里、祥坂、金山、連坂、快安、青洲及浮村等7座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日產生含水率80%的污泥約200余噸。據了解,除祥坂污水處理廠約40噸含水率80%污泥采用“蚯蚓養(yǎng)殖——堆肥”方法外,其余污泥都通過壓濾深度脫水后進行填埋處理。
福州市為實現污泥的無害化、資源化,杜絕二次污染進行了嘗試,福州市城鄉(xiāng)建設委員會曾多次發(fā)布有關污泥處置項目公開招標公告,但至今也未能找到實用的有效解決辦法。
據了解,2012年12月19日,福州市城鄉(xiāng)建設委員會首度發(fā)布了污泥處置方案征集公告,并公布了洋里、祥坂、金山等6家污水處理廠污泥污質情況。2013年7月15日,受福建海峽環(huán)保有限公司委托,福建省營造招標代理有限公司對“福建海峽環(huán)保有限公司福州祥坂分公司污泥堆肥處置項目”進行國內邀請招標,共有5家企業(yè)受邀,本次招標以流標告終。
第一次招標流標后,在2013年11月,福建省營造招標代理有限公司按招標程序對項目進行第二次招標,并重新發(fā)布公告,采用最低評標價法評標。最終,由福建圣智環(huán)?萍加邢薰疽116元處理1噸污泥的低價中標。但截至目前,項目仍未正式啟動。
隨后受福州市城鄉(xiāng)建設委員會委托,福建省營造招標代理有限公司于今年4月9日再一次對“福州市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項目”進行國內公開競爭性談判招標,要求采用污泥焚燒或污泥建筑材料利用方式對青洲污水處理廠、長安污水處理廠、快安污水處理廠、洋里污水處理廠等每天產生的污泥進行處置。
本次評標方法采用處理噸污泥最低評標價法。通過競爭性談判,廣西一家環(huán)保公司最終以160多元/噸的處理價格中標。污泥處置地點在福州市紅廟嶺垃圾填埋場,處理技術采用制肥法,但這一項目至今仍然沒有明顯進展。
污泥項目為何少人問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