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發(fā)現與創(chuàng)新
科技日報訊 (記者李禾)7月10日,在湖北咸寧市對桑德集團“電滲透污泥高干脫水技術”技術成果鑒定會上,清華大學環(huán)境學院副院長王凱軍教授等認為,該技術為污泥減量提供了新技術和設備。
市政污水廠處理后產生的污泥,含水率高達80%—95%,并富含有機質、易腐敗、產惡臭,有病原微生物和重金屬等污染物,處理處置不當就會成為二次污染源。
“該技術由桑德旗下湖北合加、海斯頓聯(lián)合開發(fā),將電滲透和板框壓濾相結合屬國內首創(chuàng),污泥高干脫水技術整體水平達國際領先。”王凱軍說。
桑德環(huán)境資源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孟龍說,脫水干化是污泥處理處置的關鍵,也是難題。電滲透污泥高干脫水技術是把污泥置直流電場中,使污泥顆粒和水分分別向陽、陰極定向遷移,外加擠壓過濾,實現固液分離,能脫除污泥的間隙水、毛細水、吸附水等。根據不同用途,污泥含水率降至40%—60%,并無需投加任何化學藥劑。
“該技術運行成本約97元/噸,但現在最常用的隔膜壓濾脫水運行成本達116元/噸,其他技術的更是高達205—257元/噸。”孟龍說,該技術能殺滅病原微生物、去除部分重金屬,所產泥餅異味;使泥餅低熱值大幅提升,無需加煤等燃料就能焚燒,回收熱能。
北京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總工李藝表示,該技術穩(wěn)定性、電能轉換效率高、工藝系統(tǒng)簡單,可與現有常規(guī)脫水設備直接銜接,不用配套龐大加藥系統(tǒng),占地面積小,操作管理方便,為污泥后續(xù)處理處置和利用提供了保障。
污泥無害化處置利用有了新技術
- 發(fā)布時間:2015-07-13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讓污水變清流”。污水處理一直是環(huán)境治理的熱點,尤其是近些年來,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在全國全面建設,污水處理水平不斷提高。與此同時,污水處理產生的副產品——污泥的處置,成為亟待解決的難題。
在近日舉行的2015污泥高峰論壇(第二屆)上,來自全國各大設計院的總工程師及污泥處理相關企業(yè)的10余位知名專家齊聚一堂,就污泥行業(yè)發(fā)展的困境與對策、污泥工程建設及運營成本、污泥無害化產物土地利用及行業(yè)發(fā)展前景等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和探討?梢妵覍ξ勰嗵幹玫闹匾暦峭话。
污泥處理問題亟待解決
據統(tǒng)計,我國市政污泥產生量2010~2014年保持較高增幅,預計到2015年產生量達到3509萬噸。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副研究員鄭國砥表示,2010年,我國只有不到10%的污泥進行了衛(wèi)生填埋、土地利用、焚燒或建材利用等方面的處理處置,其余大部分未進行規(guī)范化處理處置。近5年來,污泥處理處置率不超過20%。城市污泥必須在穩(wěn)定和無害的條件下,才能進一步考慮其資源化利用問題。
而且“水十條”明確提出,要進一步推進城市污泥處理處置,現有污泥處理處置設施應于2017年底前基本完成達標改造,地級及以上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應于2020年底前達到90%以上。
根據我國住建部和發(fā)改委的相關文件,建議使用四種污泥處置方式及技術,分別是污泥土地利用、污泥焚燒與協(xié)同處置技術、建材利用技術和污泥填埋。但在我國,目前全國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只有不到20%進行了衛(wèi)生填埋、土地利用、焚燒和建材利用。剩下超過80%的污泥,則基本采用露天堆放的處理方式,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污泥處理面臨諸多技術及法律問題,目前污泥處理處置設施建設并不理想。
前期的欠賬與現實的需求讓污泥處理處置在環(huán)境治理中的地位突顯,而研發(fā)更先進的技術就顯得尤為迫切。
高含水、難脫水,富含有機質、易腐敗、產惡臭,含有病原微生物和重金屬等污染物——這些特點使得污泥處理處置比污水處理更加困難,而脫水干化技術又是解決污泥處理處置技術難題的關鍵。
桑德環(huán)境研發(fā)電透析技術破困境
蠶蛹化蝶,鳳凰涅槃,無不有痛苦的經歷。桑德集團的電滲透技術經歷了8年的艱苦研發(fā)過程終于獲得成功,打破了我國污泥處理的困境,
7月,驕陽似火。在湖北省咸寧市經濟開發(fā)區(qū)溫泉工業(yè)園內,一臺正在工作的新型污泥干化設備正“吃”進含水率80%的污泥,“吐”出含水率40%的“餅干”,這些污泥“餅干”就像被烈日烤過一樣。這是桑德集團旗下的湖北合加環(huán)境設備有限公司與北京海斯頓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聯(lián)合開發(fā)的最新成果——“電滲透污泥高干脫水技術”(以下簡稱“電滲透技術”)。該技術日前通過專家鑒定,已達到污泥高干脫水領域國際領先水平。
在桑德集團“電滲透污泥高干脫水技術鑒定會”上,評審專家指出,該技術將“電滲透”與“板框壓濾”進行耦合,可將城市污泥含水率從80%85%降至60%40%,在不投加任何化學藥劑的情況下,總電耗大幅降低,與達到同等脫水效果的現有技術相比,投資和節(jié)能效果明顯,這種技術組合具有創(chuàng)新性。另外,該技術采用靜態(tài)銅排牽引電纜配電,有效解決了虛接打火等技術問題,提高了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采用低壓開關電源,電能轉換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同時提高了系統(tǒng)的安全性。作為二次脫水技術,可與現有常規(guī)脫水設備直接銜接,不用配套龐大的加藥系統(tǒng),工藝系統(tǒng)簡單、占地面積小、操作管理方便,并為污泥后續(xù)處理處置和利用提供了泥質保障。
專家認為,該技術為污泥體積減量提供了一種新的技術和設備,將電滲透和板框壓濾相結合屬于國內首創(chuàng),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桑德環(huán)境技術研發(fā)部高級工程師孟龍詳述了該技術的主要優(yōu)勢。首先是減量化,能夠脫除污泥中間隙水、毛細水、吸附水和部分結合水,泥餅含水率小于40%,遇水返溶率小于5%,實現減容70%。其次是無害化,通過摧毀微生物細胞膜,殺滅污泥中的蛔蟲卵和病原微生物;利用陽離子向陰極遷移現象,去除部分重金屬。最后是能源化,污泥水分的深度脫除,使泥餅的低位熱值提升,不僅能自持焚燒,而且可回收熱能。
八年奮戰(zhàn)實現技術突圍
桑德環(huán)境總經理胡新靈介紹,電滲透技術歷經8年探索。從2007年第一代轉鼓平板組合技術,到2010年第二代單轉鼓式技術,再到2013年第三代以電滲透和機械壓榨組合為特點的顛覆性創(chuàng)新技術,其中之艱辛與苦楚令人難忘。2014年10月,桑德集團建成投產了一套日處理能力為25噸的示范工程,近一年來的穩(wěn)定運行結果顯示,在不添加任何化學調理劑的情況下,脫水后的泥餅含水率可降至40%以下,并且可回收部分熱能,在成本上也明顯優(yōu)于現有相關污泥干化脫水設備。8年的汗水澆灌出了豐碩的果實——該技術在鑒定會上一次性通過評審。
好的技術自然有好的市場。據了解,桑德集團今年下半年在安徽省亳州市的一個項目將建成投入使用,干化總投資2100萬元,其中設備投資1900萬元。江蘇省洪澤縣的項目已進入方案論證階段,擬于今年12月建成投產,總投資3000多萬元。在此基礎上,桑德集團正在進行著更廣闊的市場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