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皮茨除了城堡,也并沒有特別的景點,事實上,瑞士的景色是開闊延展的,并不囿于某個點,因此隨意走走看看拍拍照即是瑞士的最佳玩法,施皮茨當然適用此法啦。
那天剛好在盧塞恩,要去施皮茨只能在伯爾尼轉車。原本是打算從盧塞恩到圖恩,在圖恩坐船到施皮茨的。可惜很少晚點的火車第一次晚點了十幾分鐘,致使我錯過了從伯爾尼到圖恩的火車,坐上下一班火車已是半小時以后,最終錯過了圖恩始發(fā)去往施皮茨的最后一趟輪渡,錯過了船游圖恩湖的機會。在此特別提醒,很多輪船和火車都是一小時左右一班,大家一定要提前查好班次,盡量不要趕末班,雖然瑞士一貫交通很靠譜,但還是得以防萬一,以免耽誤計劃。
游覽施皮茨也盡量早去,它并不是一個理想的看日落場所。因為太陽是從施皮茨背靠的那座山落下,實際上施皮茨的日落時間會比其他地方早很多,不能根據(jù)其他地方的日落時間預報來判斷其日落時間。
施皮茨本身是一個寧靜的小鎮(zhèn),有條件的話可以傍晚坐船到達施皮茨,住上一晚,第二天游覽后離開。
標志性的施皮茨城堡,憑借瑞士通票可以免費參觀。
不知為何,見過這座山一眼,便再也不會忘記。前兩日在微博見到婚紗旅拍攝影大師郭珺為一對新人拍的一張照片,田園風光的遠處有山,就一眼,我便認出了這張照片的拍攝地,這座山似乎并無奇特之處,不知為何卻早已印入心里。
渡輪碼頭,沿著這條路一直往上走便能到達火車站,如眾人所言,施皮茨的火車站是最好的觀景臺。
在瑞士的馬路上,你總是很容易見到各種拉轟各種騷氣各種酷炫的小車。
一直覺得旅行的最精彩之處是見到每個地方的生活原態(tài),市井只屬于人身鼎沸,而像施皮茨這樣的小鎮(zhèn)該是歸于恬淡。因為種種行程的變化最終見到施皮茨的時候天色已晚,念著要趕回蘇黎世只能匆匆走過,失去了此情此景下的感受心境。沒能以最好的自己去遇見最好的施皮茨,實在可惜。
伯爾尼是我在瑞士安頓下來后出去浪的第一個地方,那時正是冬末,樹梢上還沒有春的訊息,姐姐看我始終蟄居在家,天天鼓動我出門,捧著瑞士地圖研究了很久,除了滑雪,其他地方似乎都極需要陽光與綠意,最終伯爾尼走進了我的視線,因為其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舊城區(qū)。
提起瑞士,一般人首先想到的便是蘇黎世與日內瓦,伯爾尼是個極為低調的首都。碧綠的阿勒河如綢緞般繞城而過,留給山丘上的老城一個傲然的身影,仰頭便可望見不遠處伯爾尼高地上的連綿雪山。拱廊、噴泉、鐘塔以及古老紅瓦房屋構成了這個具有典型中世紀風格的老城。在以自然風光著稱的瑞士,伯爾尼以舊城區(qū)入世遺顯得尤其難能可貴,讓人驚喜。
行前沒有做任何計劃,也沒有看任何游記,好在伯爾尼老城夠小,毫無思緒卻有大把時間揮霍的我們在老城來回游蕩了兩遍。
時間緊張的朋友在伯爾尼安排半日即可,建議是上午游玩施皮茨,下午游玩伯爾尼。為了盡量減少走回頭路,我的推薦路線為:伯爾尼國會大廈-監(jiān)獄塔-伯爾尼鐘樓-階梯大教堂-愛因斯坦故居-熊苑-玫瑰園看日落。以下照片按照時間順序呈現(xiàn)是因為既是游記,便想要還原當時的行走,即使可以明顯看出那時的我們太年輕無知、行程混亂只能來來回回重復走。照片能夠使你對伯爾尼舊城區(qū)有個大概的了解,至于行程請一定參考我在前面提到的推薦路線,絕對不要參考我在照片中的實際行程!
從火車站出來,國會大廈位于左前方,其他地點均分布在下圖左側電車出來的路上或附近,可一直去往玫瑰園。
火車站旁邊的集市。在歐洲的很多地方,都有周六、周日集市,但不建議周日逛街,大多數(shù)商店都會在周日關門。
伯爾尼最大的特色就是有很多小店都開在地下,每家都有門牌號喔,往往都是很具特色的小店。
不遠處的監(jiān)獄塔,在城里閑逛總會經過,現(xiàn)在這里作為聯(lián)邦政府的一個機構,長期舉辦和政治主題相關的展覽和活動。
除了拱廊和不時冒出的地下商鋪,其他都和蘇黎世的班霍夫大街很像。
這座鐘樓有很有名的天文鐘,除了顯示時間、季節(jié)和星象外,每逢整點前4分鐘左右還會有玩偶報時秀,為此和小伙伴特地在鐘樓前等整點前四分鐘,結果很是普通,還沒有班霍夫大街上的鐘表店報時秀好看。
穿過鐘樓繼續(xù)前行便是愛因斯坦故居,他曾在1902年-1909年間居住在伯爾尼,相對論也是在這發(fā)表。一樓經營著一家咖啡館,從旋轉樓梯上去便能到達愛因斯坦故居。
開放時間:周二-周五 10:00-17:00;周六:10:00-16:00
門票:成人6瑞郎,學生半價。
進入故居后需要在這張桌子前買票,據(jù)說這張桌子正是當年留下來的。
售票阿姨很是熱情,特地為我們打開窗戶看看街景,或許當年愛因斯坦研究間隙正是這樣看看窗外來來往往的行人。樓上窗邊放置著愛因斯坦像,開窗探頭向外望時很多原本在樓下抬頭看愛因斯坦像的游客紛紛注意到我們,怪不好意思的
墻邊展示著愛因斯坦的一生。
伯爾尼另一個非常顯著的特色便是街中心的噴泉,每一個噴泉之上都有惟妙惟肖的雕塑,講述著一個故事。除非特地標柱不可飲用,噴泉的水都可以直接飲用。
拐到旁邊的小路便可到達伯爾尼的制高點,階梯大教堂。最大的看點便是入口處的《末日審判》圖和彩繪玻璃窗,沿門口盤旋而上的344級臺階可以到達教堂頂部,可俯瞰老城以及遠處的伯爾尼高地群峰。階梯大教堂在瑞士教堂中比較出色,但若是去過意大利,便會覺得一般了。
在這里遇到了兒童合唱團彩排,一曲曲有如天籟,想起《放牛班的春天》,很多游客被歌聲吸引進來后坐下欣賞不愿離開。
教堂門口的《末日審判》圖。
教堂前也有一個很大的平臺,視野很好。
周六教堂旁邊也有一個挺大的集市,賣衣服、首飾、繪畫、蔬果,雜七雜八,很喜歡這家小清新的調調,買了一個鑰匙鏈。注意瑞士人不喜歡討價還價,所以請盡量不要在瑞士講價!
麥當勞附近的食人魔噴泉,噴泉中最負盛名的一個,其上雕塑為傳說中專門抓小孩來吃的惡魔。
因為想要在日落時分去玫瑰園看日落,但此時尚早,所以臨時決定調頭去往之前落下的伯爾尼國會大廈(Bundeshaus),這里也位于河邊高處,擁有非常好的觀景臺,能夠望見遠處的眾雪山。
街上偶遇潮媽與潮童,甚是拉風,人家以后也想這樣驕傲地上街~
廣場上正在舉行活動,派發(fā)粉紅色的氣球,少女心爆棚也討要了一個
在國會大廈附近轉了一圈后繼續(xù)返回往玫瑰園走,keller 48號的地下街鋪店門緊鎖。
圣彼得和保羅教堂,相比階梯大教堂這里清凈許多。
過橋上山即是玫瑰園,而橋下是熊苑所在。伯爾尼在德語中的意思是熊,因此伯爾尼又被稱為熊城,州旗中也有熊的形象,熊在伯爾尼的地位可見一斑。
通過一條小河將河邊人行道與熊苑分隔開,既為熊提供了開放的親水環(huán)境和舒適的生活空間,也使得游客能夠更清晰地看到熊的日常生活~
熊苑目前關閉,2015年9月才能重新開放。
過橋后沿著路標往山上走便能到達玫瑰園,其亮點卻并非玫瑰,而是其能俯瞰老城的地理位置。傍晚到達時一排面向老城的位置早已被眾多游客占領,大家曬太陽、聊天、野餐、賞景。階梯大教堂和國會大廈很是醒目。
原本賞景的情侶大概看著眼前美景身不由己,情難自控。
迎著日落回家的上班族,瑞士的自行車普及率也很高,尤其是作為戶外鍛煉的工具,馬路上和郊外有專門的自行車道,且大家騎行時都有戴頭盔的習慣。
即使日落,公園里下棋的老人依然興致盎然。
中國人似乎很喜歡盧塞恩。獅子紀念碑前一團團的中國游客來了,又走了;卡貝爾廊橋上總能聽見中文說“給我照張相”;各大手表店紛紛在最顯眼的位置寫上“歡迎光臨”;寶嘉爾總店人頭攢動,國人絡繹不絕。這是一個已被國人占領了的盧塞恩,可是很多人卻獨獨忘了瑞吉。
曾經在玉特立山碰到一個瑞士老人,熱愛戶外的他說瑞士這么多山中,他最喜歡的是瑞吉山,從此抱定了一定要去一次瑞吉的念頭。后來即便去到瑞吉是在因特拉肯地區(qū)之后,作為“山巒皇后”的瑞吉依然教我忍不住驚嘆。很多人為了趕回程的火車,剛上山匆匆摁了幾張照片便又踏上火車離開,似乎整個天地間只留下了我與群山,那一刻一個人站在開闊的山頂環(huán)顧四周,生出一種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豪邁。在這片寥闊之中,我是顯得如此卑微渺小,可當我意識到此時整個瑞吉山頭被我承包時,卻又深覺自己實在是個頂天立地的真漢子。
登上雪山俯瞰時往往是茫茫云海,不自覺帶上股仙氣。眼前的一切似虛似實,總得要克制自己不顧一切躍入其中的沖動。而在瑞吉山環(huán)顧四周一覽無余,便有一股俠氣在心中升騰,心胸一下子開闊起來,有的是指點江山,揮斥方遒的激揚。
時間緊張的話可以僅安排一天時間游覽盧塞恩,半天在城區(qū),半天一定要留給瑞吉山!記得一定要去火車站旁的游客中心問工作人員要往返瑞吉山的時刻表,每個季度都有班次變化,注意把握時間,憑借瑞士通票可以免費上瑞吉山。
另外游客中心還可以拿到標注著城區(qū)內所有免費廁所的地圖,有需要的親記得自取。盡管瑞士商店周日不營業(yè),但是可能中國人在盧塞恩的購買力太強,大一些的手表店在周日也營業(yè),只是時間稍短,有購物需要的朋友注意商店的營業(yè)時間,建議購物還是盡量避開周日。
盧塞恩城區(qū)
城區(qū)內的具體游覽線路為:火車站-獅子紀念碑(Lion Monument)-冰川公園(Gletschergarten)-穆塞格城墻(Museggmauer)-卡貝爾橋(Chapel Bridge)。此線路基本為繞盧塞恩最核心的區(qū)域一圈,依然是我經過自己實際行走下來總結的最省力路線,請勿參照下圖中我走的實際線路,隨性又懶惰的我去盧塞恩依然是說走就走,什么攻略都沒有做,只能靠著Google map在盧塞恩瞎繞。
從火車站出發(fā)去往獅子紀念碑會穿過羅伊斯河,看見著名的卡貝爾橋,最熱鬧的區(qū)域即購物區(qū)也集中在此處,寶嘉爾總部在馬路一側,下圖中插著瑞士國旗的即為寶嘉爾。
Google map上引導著獅子紀念碑的方向,腳卻很誠實地拐去了購物街,一個人就是這么任性。
很快就走到了斯普洛耶橋(Spreuerbrucke),也是羅伊斯河上一座很有特色的橋,反映了古代工程技術,將柵欄插入或提出水面可以用來調節(jié)盧塞恩湖的水位。橋本身的樣子也很美,在橋上可以看到不遠處的基督教堂。
穿過斯普洛耶橋來到羅伊斯河的另一側,街頭巷尾都是典型的瑞士德語區(qū)模樣。
回到位于盧塞恩湖出口處附近的卡貝爾橋,盧塞恩的標志,這座廊橋是歐洲現(xiàn)存最古老的木橋,旁邊的八角形水塔原本用作監(jiān)獄、拷問所和瞭望臺,如今卻是紀念品商店。到盧塞恩的游客幾乎都會拍一張廊橋的照片,尤其是當天鵝游弋河中,而木橋外側的天竺葵盛開之時,這座橋被譽為花橋。
曲折的橋上移步一景,廊檐為整個畫面提供了天然畫框。
終于在走完廊橋時拍到了天鵝的合影,看到天鵝就覺得瑞士氣息撲面而來。不管在蘇黎世湖還是琉森湖、日內瓦湖,天鵝與人類總是這樣和諧共存,這應該是對瑞士的最高贊譽吧。
終于拐回正道,前往獅子紀念碑。
這座獅子雕像是為了紀念為保護巴黎杜樂麗宮中的路易十六家族的安全,全部戰(zhàn)死的786名瑞士雇傭兵。馬克吐溫曾將這只獅子譽為“世界上最悲壯和感人的雕像”。仔細看雕像,獅子的表情痛苦、哀傷,讓人動容。這里也是每一個國內旅行團的必到之處。
獅子紀念碑旁邊就是冰川公園,據(jù)說里面有很玩的鏡子迷宮。
門票:成人15瑞郎,學生票12瑞郎,兒童8瑞郎,憑瑞士通票免費,所以有瑞士通票的朋友一定要進去體驗一下。妹子我糾結了一下還是決定省下這筆錢
開放時間:4月1日至10月31日9:00-18:00;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10:00-17:00。
穆塞格城墻是瑞士保存最好、長度最長的防御性城墻之一,雖然對于我大天朝子民來說,這城墻屬于迷你版。但登上三個城樓依然是俯瞰整個盧塞恩湖景、山景的絕佳選擇。
上去城樓的樓梯比較陡,一定要握好扶手。
瑞吉山
前往瑞吉山(Rigi Kulm)有三種方式,第一種是從盧塞恩坐船至Vitznau,搭乘紅色小火車上山;第二種是乘坐從盧塞恩到Vitznau的船,但在前一站W(wǎng)eggis下船,在這乘坐空中纜車到達Rigi Kaltbad,最后再乘坐紅色或者藍色小火車到達;第三種是從山的另一側Arthgoldau直接乘坐藍色小火車上山。三種方式上瑞吉山憑借瑞士通票均免費。
很多旅行者都會選擇上山第一種方式,下山第二種方式,這的確是景色最美的路線。而我因為下山后要直接回蘇黎世,又不想錯過瑞吉山的纜車,因此選擇了上山走第二條路線,下山第三條路線的搭配。
韋吉斯(Weggis)本身也是個很漂亮的湖邊小鎮(zhèn),但由于游船和纜車時間銜接地比較緊,而從碼頭到纜車站又需要步行一段距離,因此只能邊趕路邊隨便拍了幾張。這也是很多游客選擇下山時走第二條路線,可以好好游覽這個小鎮(zhèn)的原因所在吧。下船時跟著人群走并且多多注意路邊的標志就一定能找到纜車站。
纜車上也有無敵景色,可惜玻璃反光讓人遺憾。
在Rigi kaltbad換乘紅色小火車終于到達山頂。處于阿爾卑斯山最前沿的瑞吉山有著山巒皇后的美譽,據(jù)說可以欣賞到阿爾卑斯山全景觀和德國黑森林甚至法國平原,可惜上到山頂后天氣變成多云,期待了很久的日落夢幻滅,但廣闊的視野依舊讓人興奮不已,振臂高呼吧,少年!
烏云重重中透出耶穌光,遺憾的心略略得到安慰。
很多人為了趕回去的火車、輪船,剛上山在火車站臺拍了幾張照片便匆匆離開,著實遺憾。此時,只有我一個人游蕩在整個開闊的山頂,舒暢卻寂寥,心情難以言喻。
突然發(fā)現(xiàn)一個攝影愛好者扛著腳架走下來,也是孤身一人,突然好想沖過去聊天。我果然還是群居動物,還未學會如何自處。
沙夫豪森之行是預定了學校專門為交換生組織的一次短途旅行,全程包括交通費和一頓午餐只收取了15瑞郎,相較正常的瑞士物價特別親民體貼,這樣的性價比之王體驗回來后便逢人安利。
此行的路線:沙夫豪森-萊茵瀑布-康斯坦茨湖。自由行的游客若是只想游覽萊茵瀑布,可以直接從蘇黎世坐火車到紐豪森(Neuhausen),下車后沿著河流一直走大約15分鐘即是,也可以在蘇黎世的Shiquai HB坐大巴車直達萊茵瀑布。若已經游覽了沙夫豪森再去萊茵瀑布,可以在沙夫豪森火車站乘坐S33,五分鐘即到。
游覽沙夫豪森和萊茵瀑布半天即可,若想要在康斯坦茨湖中坐船游湖,則需安排一天的時間。另外,從沙夫豪森乘坐火車約半小時,即可到達施泰恩(Stein am Rhein)小鎮(zhèn),這座小鎮(zhèn)因色彩艷麗、造型精美的壁畫而聞名。
沙夫豪森
似乎瑞士的每個城市都有一個俯瞰全城的絕佳地點,而梅諾城堡(Munot castle)正是沙夫豪森的最佳位置。沙夫豪森是毗鄰德國的小城,因此早前這個城堡作為軍事要塞使用,如今據(jù)說每晚九點,居住在塔樓中的哨兵會敲響Munot鐘,此時城鎮(zhèn)大門和小酒館將要關閉。
沙夫豪森從城堡背面走下這段長長的階梯便到達了沙夫豪森小鎮(zhèn)上。
沙夫豪森周六集市將要收攤。據(jù)說這條橫穿小鎮(zhèn)的主路曾經專門賣魚,很多漁夫將河中捕撈上來的魚直接拿到路上賣,而從這條路上兩側的建筑也能看出當時人們的貧富差異,低收入者集中居住在路的靠河一側,而富裕階層則居住在另一頭。
沙夫豪森街上最有名的建筑騎士之家,房子上的凸肚窗是富商地位的象征。壁畫的主題往往是神話,人物惟妙惟肖,在沙夫豪森鎮(zhèn)上還有其他幾處比較有名的壁畫,但在施泰因小鎮(zhèn)壁畫最為集中,對壁畫比較感興趣的游客可以抽空去半小時火車車程的施泰因參觀。
沙夫豪森是萬國表(IWC)總部所在地,對該品牌或者手表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觀鎮(zhèn)上的萬國表博物館(IWC Museum),可是深入了解萬國表的發(fā)展歷史。
萊茵瀑布
萊茵瀑布介于沙夫豪森州與蘇黎世州之間,歐洲第一長河萊茵河經過此處形成歐洲流量最大的瀑布。第一次看到別人拍的瀑布照片時對這個所謂的歐洲最大嗤之以鼻,因為在我的字典里,瀑布指的是那些飛流直下三千尺,心想這哪是瀑布呀,不過就是河流落差有些大而已。直到后來親眼見到,才意識到有些聲勢浩大、宏偉壯觀是平面的照片無法表達的,湍急的水流,氤氳的水汽,只有你親臨河邊才能真切感受。萊茵瀑布也許無法與國內很多落差很大的瀑布相比,其本身的特點在于流量。
過橋,便從瀑布的沙夫豪森州一側到了蘇黎世州一側。
十瑞郎可以坐船到達中心巖石,近距離感受瀑布的湍急洶涌。
隨后大巴將我們帶到康斯坦茨湖邊坐船,因為是跟團,對具體的線路不熟,無法提供信息參考。當時是第一次在瑞士坐船,只覺得游船設施很好,康斯坦茨湖的風景也絲毫不輸于其他更有名的湖泊。
陰云下,湖兩側的風景依然如油畫般展開,呈現(xiàn)出最瑞士的風情。
巴塞爾
也許巴塞爾并不是一座旅游城市,但巴塞爾卻是座文藝之城。每年三月份,這里有著名的鐘表和珠寶展,瑞士最大的藝術博物館也位于該城,而最近The Lion King也在巴塞爾上演。
地處法國、德國、瑞士三國交界的巴塞爾有著共用的機場,很多廉航紛紛選擇巴塞爾機場,因此許多游客會選擇離開前小游這個文藝之城,除了巴塞爾市政廳和巴塞爾教堂,很多時候我們在巴塞爾都沒有清晰明確的目的地,就這樣隨心散步在萊茵河邊消磨時光也很美,不得不承認,春天的巴塞爾樹木抽芽,紫藤花開,的確比蘇黎世美那么一點點。
天上飛機飛過的痕跡道出了這個城市空中交通繁忙的事實?墒巧钤谶@里的人們卻不慌不忙,考究地打理自己的院落,裝飾自家的外墻。
河邊的巴塞爾大教堂(Basler Munster) 和城里的巴塞爾市政廳(Rathaus)是兩個游客最喜歡的景點,兩者都很統(tǒng)一的采用了紅色砂巖質地,也給整個城市奠定了輕微浪漫的調調。
大概是到了巴塞爾大學,階梯上很多年輕人曬太陽、聊天。若是初到國外,歪果仁對陽光的喜愛程度會讓喜歡打傘遮陽的國人震驚。
蘇黎世
在蘇黎世生活了許久一直都沒有專門拍過蘇黎世的照片,因為某種意義上它是我的城,而我們總是習慣于執(zhí)著遠方。每一天走過的街角,即使再美麗也只覺是生活的尋常。直到離開前一天,盡管整理、打掃極累,我還是一個人在傍晚出門,去了常去的地方。從ETH到UNI,到蘇黎世湖畔,過教堂,回Central與班霍夫大街,那些在下雪的冬天,常常百無聊賴一個人來來回回無數(shù)次走過的地方,第一次認真專注地發(fā)現(xiàn)并記錄下每一個細節(jié),很多時候,我不愿留下缺憾。
可惜回家以后電腦系統(tǒng)重裝,蘇黎世的照片不慎丟失,只剩下曾經發(fā)過的一張在ETH平臺拍攝的全景照,當時捶胸頓足,心痛難以自抑,卻也無可奈何;蛟S蘇黎世并不喜歡我的游客姿態(tài),那么便讓它單純地留在腦里心底吧,順便為再見多個理由。
很遺憾也很抱歉無法提供蘇黎世的照片,但希望我可以為您的蘇黎世行程計劃提供幫助。
蘇黎世一日游可以選擇我上文提到的路線,那天我花了兩個小時走過那些地點,對蘇黎世不熟的游客可以用小半天的時間走完這條線路。
蘇黎世火車站HB-Central尼德道爾夫(Niederdorfstrasse)-蘇黎世雙塔大教堂(Grossmunster)-蘇黎世湖(Zurichsee)-蘇黎世圣母大教堂(Kloster Fraumunster)-班霍夫大街(Bahnhofstrasse)
時間有余的游客可以在central乘坐6路或者10路電車或者星巴克旁邊的polybahn到達ETH,蘇黎世聯(lián)邦理工學院被譽為歐洲大陸的麻省理工,其后門大平臺是俯瞰蘇黎世舊城區(qū)極好的地方,唯一剩下的一張?zhí)K黎世照片就是在這里拍攝的。同時ETH主樓和旁邊的蘇黎世大學主樓建筑也挺漂亮,值得參觀。
若在蘇黎世待一天以上,可以在火車站搭乘S10到達市郊的玉特立山頂,盡管海拔只有八百多米,卻是top of Zurich,視野自然極好,可以看清整個蘇黎世的布局以及蘇黎世湖的形狀。
球迷朋友可以乘坐6路電車到終點站動物園下車,旁邊即是國際足聯(lián)(FIFA)總部。
近半年的瑞士生活結束,離開那天的確是回家的興奮多于不舍,但當我在機場接駁車中聽到廣播里傳來哞哞的牛叫聲和阿爾卑斯號角聲,思緒一下子回到了初到瑞士的那天,在想象中一直高端大氣的金融都市聽到這般原始淳樸的自然聲音分外訝異與好笑的情景。飛機起飛后調頭,看到下面的原野山丘森林湖泊,鼻子突然一陣發(fā)酸。在瑞士從冬天走到了夏天,終是要與這半年道別,同時也是告別了這青蔥歲月里最恣意的時光。
全文完。
來源:http://you.ctrip.com/travels/switzerland100050/2424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