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報3月10日訊 污泥處理是各地治水中遇到的普遍難題,江山市因地制宜,將污泥制成肥料或當配料做水泥,巧妙解決污泥處理難題。
四都鎮(zhèn)位于江山與衢州市區(qū)的交界處,這里盛產蜜橘,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幾畝橘園。年前的那場寒潮凍死凍傷了大部分橘樹,一些橘農正利用荷塘清理出來的污泥肥橘。
“我們山村荷塘的污泥沒有污染,能松土、保溫,保肥保水,平時找不到這么好的肥料。”橘農王青昌說,他們荷塘的污泥剛清理出來,就被橘農一搶而光。
賀村鎮(zhèn)耕讀村有一家小型水泥廠,前些年為采集原料將耕讀村的后山炸掉了一大塊。村里還有一座水庫,前些年村里想依托這個水庫開發(fā)旅游項目,但水庫底約10萬方的污泥處理成難題。請來的專家?guī)退麄兿肓藗兩全其美的辦法,將水庫污泥清理出來后,先把被炸壞的山體填補起來,然后又在污泥上種了花花草草,既解決了污泥的去處,又對山體進行了綠化和美化。如今,耕讀村已變身美麗鄉(xiāng)村,游客們紛至沓來,去年村里游客的接待量達到了15萬人次。
“與耕讀村輕度污染的污泥相比較,污水處理廠和一些工業(yè)企業(yè)產生的大量污泥就更難解決了,由于這些污泥中含有有害成分,因此無法消除對環(huán)境的二次污染。”江山市鹿溪污水處理廠廠長李小飛說,市里兩家污水處理廠每個月平均能產生約400噸的污泥,這些污泥以降解污水的微生物為主,含水量達到80%。為了消除二次污染,污水處理廠與江山虎水泥廠合作,由水泥廠投入設備,污水處理廠補貼的辦法進行污泥處理。
記者在水泥廠看到,一個年處理污泥3.72萬噸的環(huán)保項目已經開始運行。水泥廠相關負責人馮元乾向記者介紹,污水處理廠送來的污泥全部要在密封大罐中儲存,經過生化除臭設備的處理,再通過高壓管道輸送到50多米高的鍋爐進行高溫烘干,最后變成水泥的一種配料。
“但處理污泥成本相對較高,煤耗、電耗、維護成本等都有所增加。”馮元乾說,這也是污水處理廠要向水泥廠進行補貼的原因,否則后者就要虧本經營。馮元乾強調,通過高溫烘干、調整原料配比等工藝,把有毒、有害的物質稀釋后,生產出的產品質量能符合國家標準,整個項目的環(huán)保也符合國家規(guī)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