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8副對聯(lián) 說盡人生大智慧(建議收藏)
國學(xué)知識
對聯(lián)是漢語獨有的藝術(shù)形式,講究對仗工整,寥寥數(shù)字,無論嬉笑怒罵還是警句勉勵,都凝聚了人生的大智慧,一代文學(xué)家曾國藩是對聯(lián)大家,他的對聯(lián)包含著儒家為人處世的原則↓↓
世事多因忙里錯
好人半自苦中來
這是一副自誡自勉書室聯(lián)。上聯(lián)自誡,塵世繁雜,世事多變,處事遇忙則亂,所以做事要穩(wěn)。下聯(lián)自勉,有成就的人大多吃過苦,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群居守口,獨居守心
大處著眼是說,看事情要高瞻遠(yuǎn)矚,有全局意識,并且能夠考慮長遠(yuǎn),小處著手是說做事的時候要謹(jǐn)慎,著手細(xì)節(jié),才能避免眼高手低的毛病。
群居守口,和一群人相處的時候要謹(jǐn)言慎行,該說的說,不該說的不要說,所謂禍從口出,做一個善于聆聽的觀眾才是大智慧。自己獨處的時候要樂于享受,要反思,守住自己純善的心。
不為圣賢,便為禽獸;
莫問收獲,但問耕耘。
不為圣賢,便為禽獸,這句話聽起來極端,實則是曾國藩先生對自己嚴(yán)格的要求,要求自己建立好的品格,容不得一點點茍且。
莫問收獲,但問耕耘。告誡我們,不要只想著收獲,若不耕耘,怎么收獲,就像大樹一樣,養(yǎng)的深根,日后才能枝繁葉茂。
有子孫,有田園,家風(fēng)半讀半耕,但以箕裘承祖澤
無官守,無言責(zé),時事不聞不問,只將艱巨付兒曹
此聯(lián)一說為曾國藩父親所作,曾國藩所書。一說為曾國藩所作。不過不管是出自誰之手,我們都可以看到對聯(lián)中所表達(dá)的高尚的情操以及高潔的品格!
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穩(wěn)當(dāng),次求變化
辦事無聲無臭,既要老到,又要精明
曾國藩用打仗的經(jīng)驗來告誡我們,在做事的時候,要穩(wěn)當(dāng),在穩(wěn)當(dāng)?shù)幕A(chǔ)上,才能創(chuàng)新變化;辦事要講方法和原則,顧全大局的同時,處事老道,又要不失精明。
天下無易境,天下無難境
終身有樂處,終身有憂處
易境和難境就是順境和逆境,順境和逆境、樂處和憂處,這是生活的兩種狀態(tài),是一體兩面。如《道德經(jīng)》所說:“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
養(yǎng)活一團春意思
撐起兩根窮骨頭
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人的信念都要像春天一樣朝氣蓬勃,保持旺盛的生機。不管身處何種境況,脊梁骨必須要撐得起,不能委曲求全,要挺起腰桿,在困厄中求出路,在苦斗中求挺直。
戰(zhàn)戰(zhàn)兢兢,即生時不忘地獄
坦坦蕩蕩,雖逆境亦暢天懷
君子處事應(yīng)該兢兢業(yè)業(yè),居安思危。內(nèi)心坦蕩,放得開,即便是在逆境,也要保持一個積極的心態(tài)。
來源:美文美圖 中國新聞網(wǎng)
編輯:楊碩
王陽明的十句至理名言,句句經(jīng)典
原創(chuàng) 史前例 2016-10-09 18:11
王陽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xué)家、哲學(xué)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xué)之集大成者。他不僅精通儒學(xué),還對道家、佛家有很深的造詣。他不僅在思想上有很大成就,在軍事上也堪稱大明的名將,曾經(jīng)以少勝多以一人之手解決了大明的一場內(nèi)亂。他一生說過很多至理名言,其中以下幾句最為經(jīng)典:
1.“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這是王陽明在剿滅山中土匪時發(fā)出的感嘆,在他看來,滅掉山中的賊寇容易,可是滅掉人心中的惡念卻難。這句話告訴我們真正改變自己的內(nèi)心不是一件轉(zhuǎn)念即達(dá)的一日一時一刻的功夫,需要曰復(fù)一曰,一刻不停的精進(jìn)修煉,尤如古時銅鏡,不停清洗磨擦,方會亮如鏡,故有心明如鏡之說。
2.“夫萬事萬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3.“心即理也。”“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心外無事。”這就是心學(xué)最著名的名言,要了解宇宙的奧秘,達(dá)到對事物真相的認(rèn)識,只須返視探求自己的心性良知即可。
4.“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5.“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四句教)
6.“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7.“有志于圣人之學(xué)者,外孔、孟之訓(xùn)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螢爝之微也,不亦謬乎?”
8.“圣人與天地民物同體,儒、佛、老、莊皆我之用,是之謂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謂小道。”
9.“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惡莫深于襲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恥,四者備而禍全。”
10.“天地雖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雖凡夫俗子,皆可為圣賢。” 王陽明覺得重在人性向善。 人性是不能泯滅的,重要的是通過‘良知’讓人分清善惡,讓人的心變得善良。這句話對后世的學(xué)者影響很大,這也是心學(xué)的精華。
來源:今日頭條 water8848
王陽明20種生活大智慧
王陽明說,人為了生存,難免要追求一些能使自己感到安全的東西,諸如金錢、名利、地位。不過,有的人是在“良知”的指導(dǎo)下追尋這些,有的人卻只是一門心思地追求外物。如果我們的內(nèi)心永遠(yuǎn)盯著那些外物,必然會累得死去活來。
而心學(xué)的最大妙處在于:我們可以在身心幸福的情況下追逐外物,只要能以良知為指引,追求什么都是可以的。因此,王陽明心學(xué)不僅是我們身心修行的法寶,還是我們?nèi)松鷨栴}的靈丹妙藥。尤其,是下面這20種直接關(guān)系現(xiàn)實生活的真切智慧。
1、做事是最靠譜的修煉
人須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
大意:人應(yīng)該通過經(jīng)歷各種事情磨練自己,才能立足沉穩(wěn),才能達(dá)到“無論動還是靜,都能保持心中沉定”的境界。
感悟:王陽明告訴我們,入世做事才是人生修行的最好法門。因為如果心不靜而躁動,這些躁動就會在做事時被充分地激發(fā)出來。而要把事情做完、做好,就勢必要盡量調(diào)伏自己的心、耐住自己的性。而這,正是對心性的最好磨礪。
2、與朋友相處,懂得謙讓很重要
處朋友,務(wù)相下則得益,相上則損。
大意:與朋友相處,彼此謙讓,就會受益;彼此攀比,只能受損。
感悟:是人都有私心,都會注重自己的利益,每個人的付出都是需要得到回報的,這是人之常情。所以朋友之間以彼此謙讓為基礎(chǔ),不僅每個人的利益不會受損,雙方在互幫互助、互利共贏中還能使彼此獲得更大的利益。兩人之間的交情,也會隨之越來越深。
3、越不想看書,越要硬著頭皮看
日間功夫覺紛擾,則靜坐。覺懶看書,則且看書。是亦因病而藥。
大意:如果白天做功夫覺得煩躁不安,那么就靜坐。就算不想看書,也必須去看。這是對癥下藥,也是一種方法。
感悟:膚淺浮躁的心,總是會本能地往舒服上跑。越是貪戀舒服,就越不會成長、成熟,甚至還會更加膚淺浮躁。所以要扭轉(zhuǎn)這種狀況,就要逆著自己的性子來,越不想做什么,就越要耐著性子去做。這正是對自己心性的磨礪。
4、一點私心都不能留
克己須要掃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則眾惡相引而來。
大意:克制自己務(wù)必要將私心徹底掃除干凈,一點私欲沒有才算可以。有一點私欲存在,眾多的惡念就會接踵而至。
感悟:克制自己,是為自己泛濫如河的私欲筑起一道堤壩,勢必要固若金湯、滴水不漏。如果留存一點私欲,就如同在堤壩上豁開了一道口子,很容易就造成大壩的決堤。因為這時你整顆心都還是欲望主導(dǎo)的,只是潛伏了下來。所以克己修身,是來不得半點妥協(xié)的。
5、悔悟是人生最好的藥
悔悟是去病之藥,然以改之為貴。若留滯于中,則又因藥發(fā)病。
大意:悔悟是去病的良藥,貴在改正。如果把悔恨留在心里,那又是因藥而生病了。
感悟: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這就是人生的常態(tài),稀松平常得很。所以第一要懂得悔悟,第二要懂得改正,第三要不把悔恨留在心里。這就是完整的成長過程。
6、工作生活忙亂,皆因得失之心
凡處得有善有未善,及有困頓失次之患者,皆是牽于毀譽得喪,不能實致其良知耳。
大意:處理事情出現(xiàn)有時好有時不好的情況,并伴有困頓失序的弊端,這都是由于被毀譽得失的心所連累,不能實際地獲得他的良知。
感悟:當(dāng)今社會,很多人在工作生活中都是手忙腳亂、越忙越亂,把事情弄得一團糟,自己也困頓不已、狼狽不堪。為什么會這樣?
王陽明一語道破天機——那只是因為你的得失之心太重,只想要好的結(jié)果,恐懼得到壞的結(jié)果,于是就蒙蔽了自己那顆本來能泰然處之、平和應(yīng)對的心。起伏得失本是常態(tài),盡力而為、順其自然才是合理的態(tài)度。
7、只知逃避永遠(yuǎn)沒出息
人須在事上磨練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靜,遇事便亂,終無長進(jìn)。那靜時功夫亦差似收斂,而實放溺也。
大意:人必須在事上磨練,在事上用功才會有幫助。若只愛靜,遇事就會慌亂,始終不會有進(jìn)步。那靜時的功夫,表面看是收斂,實際上卻是放縱沉淪。
感悟:王陽明所說的情況,放在現(xiàn)在,叫“逃避”,根本就不是清靜,所以王陽明才說那是“放縱沉淪”。事情是要面對的,人是要在事上磨的,逃避是永遠(yuǎn)沒有出息的。
8、對朋友少指責(zé)、多鼓勵
大凡朋友須箴規(guī)指謫處少,誘掖獎勸意多,方是。
大意:與朋友相處,彼此間應(yīng)當(dāng)少一點規(guī)勸指責(zé),多一點開導(dǎo)鼓勵,如此才是正確的。
感悟:朋友犯了錯誤或者遇到難處,本就心里懊惱痛苦,規(guī)勸其實沒什么用處,指責(zé)更是雪上加霜,無疑是在傷害朋友、毀滅友情。只有開導(dǎo)和鼓勵,才是最有情有義的做法,才對朋友真的有用。所謂患難見真情,王陽明告訴我們的是基于人性和情義的交友之道。
9、蒙蔽心靈的,永遠(yuǎn)是物欲
若無有物欲牽弊,但循著良知發(fā)用流行將去,即無不是道。但在常人多為物欲牽蔽,不能循得良知。
大意:如果沒有物欲牽累蒙蔽,只靠良知去發(fā)揮作用,那么就無時無處不是道。然而,平常人大多被物欲牽累蒙蔽,不能遵從良知。
感悟:王陽明口中的“良知”,等同于“本心”。本心人人都有,王陽明則告訴了我們?yōu)槭裁炊鄶?shù)人不能保持和守住本心,那便是因為物欲的蒙蔽。
當(dāng)今時代,這點尤其值得人們重視。被蒙蔽的心,如蒙蔽二字的含義,是陰暗而糊涂的,就算得到再多,又有什么用?唯有本心呈現(xiàn),才能清明、放松和自在。
10、要善惡分明,更要愛恨分明
人但得好善如好好色,惡惡如惡惡臭,便是圣人。
大意:人只要喜好善行如同喜愛美色,憎惡惡行如同討厭惡臭,他就是圣人了。
感悟:很多人都以為圣人是一種高高在上的存在,可望而不可即。王陽明則告訴我們,圣人其實很簡單、很平常,就是知道善惡,并能從善如流、嫉惡如仇。這就是大道至簡?烧f起來容易簡單,又有幾人能做到呢?
11、別在打扮自己上花費太多時間
人只有許多精神,若專在容貌上用功,則于中心照管不及者多矣。
大意:人的精力畢竟有限,如果在容貌上下太多的功夫,往往就不能照管到內(nèi)心了。
感悟:如今是個看臉的世界,注重的是顏值,整容更是遍地橫行。這些人,真該看看王陽明這句話。好在還有一句“主要看氣質(zhì)”,倒還合乎陽明心學(xué)的宗旨。
顏值是有保鮮期的,氣質(zhì)卻沒有,而且還會如酒一樣越陳越香。分多一點時間,去多關(guān)照和修養(yǎng)下自己的內(nèi)心吧。
12、好學(xué)+堅持=涵養(yǎng)
人須是知學(xué)。講求只是涵養(yǎng),不講求只是涵養(yǎng)之志不切。
大意:人應(yīng)當(dāng)知學(xué)。求學(xué)講論無非是涵養(yǎng)德行。不求學(xué)講論,只是因為涵養(yǎng)的志向不夠真切。
感悟:諸葛亮在《誡子書》中說: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王陽明這句話的意思基本也是一樣,但要更深一些——學(xué)不僅關(guān)系到才,更關(guān)系到涵養(yǎng)。
所以人是不能不學(xué)的,如果學(xué)不下去,原因諸葛亮和王陽明也說得明白——那是你的意志不堅定,志向不牢固。
13、心正就是少發(fā)怒
凡人忿懥,著了一分意思,便怒得過當(dāng),非廓然大公之體了。故有所忿懥,便不得其正也。
大意:一個人在忿怒時,較容易感情用事,有時會怒得過分,就失去廓然大公的本體了。因此,有所忿怒,心就不能中正。
感悟:王陽明這句話其實是在告訴我們:易怒、愛怒、暴怒,那都是修養(yǎng)不足的表現(xiàn)。修養(yǎng)不足則意不定、心不正,既失去了廓然大公的本心,也違背了中正之道。這樣的心,有兩個詞可以形容:偏激,邪氣。注意和克制自己的怒氣,則正是矯正涵養(yǎng)之路。
14、要想快樂,須哭出來
須是大哭一番了方樂,不哭便不樂矣。雖哭,此心安處即是樂也。
大意:唯有痛哭之后才能樂,不哭就不會樂了。雖然痛哭,此心卻得到了安慰,因而也就是樂。
感悟:假如天天吃肉,也就不覺得肉香了;如果天天都像過年,真到過年時也就沒有年味兒了。王陽明說的道理,完全合乎陰陽辯證之道。
所以不要害怕生活中的痛苦,那正是在為明天的快樂打基礎(chǔ)。王陽明同時還告訴我們,實在忍不住,就哭出來吧,發(fā)泄正是一種放松身心的最好方式。
15、這個世界沒有對不起你
汝若以厭外物之心去求之靜,是反養(yǎng)成一個驕惰之氣了。如若不厭外物,復(fù)于靜處涵養(yǎng),卻好。
大意:你如果是以厭棄外物的心去靜中尋求,相反只會養(yǎng)成驕橫怠惰的惡習(xí)。你若不厭棄外物,再到靜處去涵養(yǎng),這樣就是可以了。
感悟:為什么厭棄外物就是驕橫怠惰?因為那背后是你對這個世界的鄙夷,以及不屑為伍。而世界只是自然,運作只依造化,又有什么可鄙夷和不屑的?
所以一切都是你心的問題,你以為你是被辜負(fù),其實不過是你的私心私欲沒被滿足、順從和將就罷了。所以,擺正心態(tài)是第一步。
16、遇到惡人,最好的辦法是別理他
凡文過掩慝,此是惡人常態(tài)。若要指謫他是非,反去激他惡性。
大意:文過飾非,這是惡人的常態(tài)。如果去責(zé)備他的過失,反倒會激起他的惡性。
感悟:對于那些不地道的人,講理是沒有用的,因為他們滿腦子的歪理邪說,永遠(yuǎn)能拿來跟你胡攪蠻纏,要說服他們等同于改造他們的整套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怎么可能!
你跟他們探討下去,不但說服不了對方,他們還會不斷憤怒失態(tài)。你如果跟著嗆,他們就會變本加厲。看來王陽明也是遇到過這樣的人。所以碰著了,趁早閉嘴吧。
17、好好吃飯,就是修行
今人于吃飯時,雖然一事在前,其心常役役不寧,只緣此心忙慣了,所以收攝不住。
大意:現(xiàn)在有些人在吃飯時,即使無事,他的心也經(jīng)常忙亂而不安定,只因他這顆心忙慣了,所以收攝不住。
感悟:這種狀況恐怕比較普遍——一個忙慣了的人,一旦閑下來就會百無聊賴、無所適從,無聊得要死。人這樣,心也是這樣,平常胡思亂想慣了,腦筋就閑不下來,吃飯時、睡覺前也會胡思亂想。
怎么辦呢?就從安安靜靜做好和享受當(dāng)下開始,吃飯的時候就好好吃飯,走路的時候就好好走路,睡覺的時候就好好睡覺。這些,正是收攝心思,正是修行煉心。
18、人最怕一個傲字
謙者眾善之基,傲者從惡之魁。
大意:謙虛是一切善的基礎(chǔ),傲慢是一切惡的源頭。
感悟:謙為什么是眾善之基?因為一個能謙虛的人,他的心必定是寬容的,他的人必定是有涵養(yǎng)的,他的行為必定是有教養(yǎng)的。那么他的一舉手一投足、一言一語,必定都是合乎仁義禮儀的,自然都是善的。
而傲慢者恰恰相反,他的心必定狹窄陰鷙、封閉自恃,言行之間充滿私心私欲,從而擠壓和傷害到他人,不惡又會怎樣?一謙一傲,值得深思。
19、詆毀他人,耽誤的是自己
以言語謗人,其謗淺。若自己不能身體實踐,而徒入耳出口,呶呶度日,是以身謗也,其謗深矣。
大意:用言語詆毀他人,這種詆毀是膚淺的。若自己不能身體力行,只是夸夸其談,虛度光陰,浪費時日,這是在誹謗自己,這樣就嚴(yán)重了。
感悟:耽誤人的其實不是詆毀,而是看不到自己的一顆心狹隘戾氣,不夠?qū)捜莺秃B(yǎng),又把精力放了太多在詆毀上,那么就既在加劇心中惡疾,又沒有時間精力去改善這種狀況。
那么久而久之,自然就把自己耽誤了。人心不正,則事事不正,處處都會耽誤自己。其中的值與不值,一目了然。
20、你只是不夠全神貫注、全力以赴
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豈有功夫說閑話,管閑事?
大意:持守志向猶如心痛,如果心思全在痛上,哪里有功夫說閑話、管閑事呢?
感悟:王陽明這一句話說到了點子上,你為什么在實現(xiàn)目標(biāo)的道路上總是容易三心二意開小差?不是那些讓你分心的人和事的問題,你的注意力不集中也不是主要,而只是你的心不夠定、志不夠堅,這才是根本。
學(xué)王陽明,要牢牢記住一點:一切的問題,都是心的問題,都要從心上找原因。而這原因,往往都是心不夠定,心性不夠沉。
來源: 明德私塾 搜狐網(wǎng) water8848
王陽明,浙江余姚人;唐伯虎,江蘇蘇州人,兩人家鄉(xiāng)相距不到200公里。王陽明生于1472年,比唐伯虎小2歲。1529年,王陽明逝世,享年57歲,在6年前,53歲的唐伯虎離開人世。
兩人皆出身書香門第,少年時代就有才名,唐伯虎更被譽為“神童”。但兩位江南才子,卻走出了完全不一樣的人生道路,兩個同齡人,就像兩條平行線,各自歲月,向后延展,彼此卻沒有任何交叉。
正史上沒有說王陽明與唐伯虎二人是否見過面,如果兩人見過面的話,應(yīng)該是在1499年。這是決定了他們?nèi)松忠暗囊粋關(guān)鍵節(jié)點。
1499年,28歲的王陽明在兩次失利之后,第三次到京城參加會試,發(fā)揮出色,榜上有名,賜二甲進(jìn)士第七人,從此走上仕途。同一年參加會試的唐伯虎,卻牽入了“泄題案”,身陷科場大獄。
才華橫溢、聲名遠(yuǎn)播的江南書生,瞬間淪為階下囚,遭受錦衣衛(wèi)的野蠻審訊,可見唐伯虎所受刺激有多大。
這場泄題案,有兩個版本:一是與唐伯虎同行的江陰考生徐經(jīng),大考之前曾花重金向主考官程敏政“鬻題”,得知題目后,又請不知情的唐伯虎完成命題作文,結(jié)果東窗事發(fā),把唐伯虎坑了;另一個版本是,徐經(jīng)進(jìn)京后、大考前,確實向程敏政送過見面禮,唐伯虎也跟著送過一枚金幣,但并沒有事先買到會試題目。
考生進(jìn)京趕考,通過各種關(guān)系結(jié)識主考官,是當(dāng)年的潛規(guī)則,但關(guān)鍵是徐經(jīng)、唐伯虎二人被舉報了。為什么被舉報?此二人過于張揚,儼然此次大考非我莫屬的派頭,關(guān)鍵時刻,有才華有名氣卻不懂低調(diào),瓜田李下,終被抓住把柄。
這正是唐伯虎此后一生郁郁不得志的關(guān)鍵原因:交友不慎,為人輕狂。
當(dāng)王陽明開始自己的官員生涯的同時,這場科場大案的處理結(jié)果也下來了:徐經(jīng)、唐伯虎兩人均遭削除仕籍,發(fā)充縣衙小吏使用。程敏政罷官還家。
2
一個人不經(jīng)挫折,難成大器。但很多人在成大器之前,已經(jīng)被挫折挫沒了雄心壯志。
看一看王陽明與唐伯虎在挫折面前的表現(xiàn),就會明白他們此后的人生為何如此不同。
兩人均少有大志、飽讀詩書,家里條件都不錯,能夠讓他們接受良好的教育,王陽明的父親還高中過狀元。當(dāng)然,他們也遭遇過人生的最初的打擊,王陽明十三歲時,母親去世;唐伯虎更不幸,二十歲后,連續(xù)遭遇父母、妻子、妹妹相繼去世的噩運。
在他們的年代,人生都被設(shè)計好了:科舉,致仕。唐伯虎對自己也是頗有信心的,他天資聰穎,少年讀書頗有成就,十六歲考中府試秀才第一名,轟動蘇州城;二十九歲到南京參加鄉(xiāng)試,再獲第一名,從此人稱“唐解元”——遺憾的是,他在會試時遭遇了人生拐點,從此斷懸式下墜。做不成官,他也恥不就吏,歸家后夫妻反目,自己消極頹廢,筑室“桃花塢”以自娛。
但相比于唐伯虎,科場春風(fēng)得意的王陽明,卻隨即遭遇了更可怕的挫折。
他得罪了當(dāng)時權(quán)傾一時的大太監(jiān)劉瑾。
劉瑾擅政,大肆逮捕反對自己的大臣。時任正六品的刑部主事王守仁看不下去,上疏論救,要求釋放這些正直的官員。但這舉報信落到被舉報者手上,劉瑾大怒,假傳圣旨,結(jié)果王陽明被杖四十,謫貶至貴州龍場當(dāng)龍場驛棧驛丞——這是一個遙遠(yuǎn)的地方,未開化;一個卑微的職位,從九品。
但這還不是最糟糕的結(jié)局。王明陽拖著被打得血肉模糊的身體,在前往貴州的路上,又遇到了劉謹(jǐn)派來的殺手——可見這個太監(jiān)有多恨王陽明。
王陽明最終假裝跳水自盡,躲過一劫。
我們能夠想象,當(dāng)從水里冒出頭來的王陽明,看著殺手們四散而去時,內(nèi)心有多痛苦與掙扎。這一年,他34歲。
3
同樣遭遇了人生大起大落,但王陽明的表現(xiàn),跟唐伯虎完全不一樣。
唐伯虎有一顆驕傲的心,你羞辱我,我就跟你對著干,絕不合作——所以他堅決不去浙江干那個什么縣衙小吏,從此開始玩世不恭、游戲人生。他如此痛恨被恥辱,雖然在接下來的人生中,他屢屢被命運羞辱。
王陽明有一顆強勁的心,他一點都不驕傲,在晚年告誡門人說:“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既然被貶去貴州,那就去吧。他逃過刺客追殺,后來又在舟山遇到臺風(fēng),差點命喪海上,但仍然上任了。當(dāng)時貴州龍場,“萬山叢薄,苗、僚雜居”,閉塞落后。而且王陽明帶去的三個仆人,到了貴州,水土不服,都病倒了。
他不氣餒,反主為仆,為三位仆人做飯、洗衣、熬藥,直到他們的身體痊愈。他同時根據(jù)風(fēng)俗開化教導(dǎo)當(dāng)?shù)厝,受到民眾愛戴。從今天的視角來看,王陽明很懂群眾路線,就這樣扎下根來。
讓后人感慨的是,王陽明性格的超級執(zhí)著與他解決問題的超凡能力,那么完整地結(jié)合在一起。在他成為一代大儒之前,讀書人讀的是宋儒朱熹的著作,朱熹強調(diào)“格物致知”,所謂“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
王陽明少年時,對此身體力行,有一次決定窮竹之理,他守在竹林中,“格”了三天三夜的竹子,什么都沒有發(fā)現(xiàn),自己反倒大病一場。從此,王陽明對“格物”學(xué)說產(chǎn)生了極大的懷疑。這就是中國哲學(xué)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
在王陽明身處窮鄉(xiāng)僻壤的日子里,中國哲學(xué)史正在靜靜等待,一個激動人心的“龍場悟道”。
同一時刻,江南溫柔鄉(xiāng)里,唐伯虎過著狂放不羈的生活,酗酒、狎妓,賣畫為生。他在一首詩中寫道:“不煉金丹不坐禪,不為商賈不耕田。閑來寫幅丹青賣,不使人間造孽錢。”很形象地表明了他此時的閑云野鶴的心境。
王陽明在前往貴州的路上,也寫過一首詩:“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云過太空。夜靜海濤三萬里,月明飛錫下天風(fēng)。”大意是:我根本就不在乎是順境還是逆境,所有這一切都跟天空中的浮云一樣,風(fēng)一來,就被吹走了。月夜,我在靜靜的大海上泛舟三萬里,那種痛快的感覺和我駕著錫杖、乘著天風(fēng),從高山之巔疾馳而下的感覺一樣。
兩人境界,高下立判。
某一個晚上,貴州龍場,習(xí)慣夜夜靜坐深思的王陽明,突然大悟“格物致知”之道,高興得跳了起來,把睡著的仆人們都驚醒了,史稱“龍場悟道”。
何必事事格物?不如關(guān)注內(nèi)心。王陽明“心學(xué)”理論中核心是“知行合一,以致良知”,他曾對弟子說過:“人胸中各有個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強大的內(nèi)心,能夠幫助一個人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wù),直到成為圣賢。
在當(dāng)時崇尚空談的團團迷霧之下,王陽明的學(xué)說,如同黑暗中熊熊燃燒的火炬,散發(fā)著穿透力極強的光芒,用明末黃宗羲的話來說,“震霆啟寐,烈耀破迷”。
人生之大磨難,別人強加的羞辱,卻完成了王陽明成為圣賢的最后一道淬火。
4
在周星馳鞏俐版的《唐伯虎點秋香》中,唐伯虎那雙擅長繪畫的手,還使得一手好槍,電影結(jié)尾,他化身武林高手,經(jīng)一番惡戰(zhàn),干掉了老牌動作明星劉家輝飾演的“奪命書生”。
當(dāng)然,這只是演義。沒有任何史料顯示,唐伯虎會武功。但是,王陽明會,他從小就學(xué)習(xí)騎射,精通兵法。后人給他的評價,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xué)家、哲學(xué)家和軍事家”,對,他還是軍事家。
在中國漫長的歷史中,能文能武的人很多,但文武兩方面都臻于極致的首推王陽明。
他不是一個紙上談兵的人,他的“心學(xué)”強調(diào)人的主觀能動性,他同樣主動作為、將學(xué)問在事業(yè)上充分表現(xiàn)出來。這樣的人,王陽明之后400年,才出第二個,曾國藩。
王陽明在軍事上最令人稱頌的,是他用35天時間,平定了寧王朱宸濠策劃了三十年的叛亂。
當(dāng)時王陽明任南贛巡撫,寧王叛亂,聲勢驚人,呈席卷之勢,而王陽明手中無兵,卻臨危不亂,他一方面在袁州(今江西宜春)聚集各府縣士兵,征調(diào)軍糧、制造兵械船只,另一方面假裝傳檄各地至江西勤王,在南昌到處張貼假檄迷惑宸濠。
為爭取時間集結(jié)軍隊,他寫蠟書讓朱宸濠的偽相李士實、劉養(yǎng)正勸寧王發(fā)兵攻打南京,卻又故意泄露給寧王。此時,李、劉二人果然勸朱宸濠進(jìn)兵南京,但宸濠大疑,按兵不動。過了十多天,勤王兵未至,宸濠發(fā)覺被騙,帶兵攻下九江、南康,隨即攻打安慶受挫,此時王陽明大軍已集結(jié)完畢。
宸濠精銳都前往安慶,留守南昌的兵力空虛,王陽明率兵攻打南昌,宸濠回兵救南昌。最終雙方在鄱陽湖決戰(zhàn),經(jīng)過三天的激戰(zhàn),寧王戰(zhàn)敗被俘。
這一役,足見王陽明的用兵之道,神出鬼沒。王陽明帶兵打過很多仗,無一不取得輝煌戰(zhàn)績,甚至為禍數(shù)十年的叛軍,也被他一舉蕩平。歷史上評論:王陽明用兵“詭異”、獨斷,素有“狡詐專兵”之名。當(dāng)然,這源于他強大的自信心。
平定寧王之亂后,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發(fā)生了:王陽明立下大功后,皇帝身邊的佞臣許泰、江彬、張忠心懷妒恨,認(rèn)為倘若平定宸濠之亂的功勞不能算到皇帝的賬上,就無法保持自己的地位,想出一條“妙計”——在鄱陽湖上放走朱宸濠,然后由皇帝親自率兵督戰(zhàn),他們跟隨,生擒朱宸濠,凱旋返京。在他們的忽悠下,皇帝果然御駕親征,浩浩蕩蕩南下了——雖然此時王陽明正押著俘虜北上。
放掉俘虜,讓皇帝來抓——這是非常愚蠢的想法,王陽明堅決不同意,他不是爭功,而是為了天下蒼生著想。但皇帝身邊的佞臣不這么想,他們?yōu)橐患褐嚼,從來不顧大局,這就是小人的鮮明特征。王陽明堅決不釋放俘虜,佞臣們怒了,開始造謠“王陽明與寧王勾結(jié)”,壓力越來越大,形勢越來越嚴(yán)峻,但王陽明還是不同意,他一直到遠(yuǎn)離寧王的勢力范圍,才把俘虜交了出去。皇帝和佞臣為了面子,即使已經(jīng)沒有敵人,大軍威風(fēng)凜凜,翌年才“凱旋”返京。
其實,此刻王陽明和唐伯虎的命運差一點就發(fā)生交織,他押送的叛軍俘虜中,很可能有唐伯虎——寧王起事前,到處招募賢才,用重金將唐伯虎征聘過去,不過唐伯虎雖然縱情酒色,但還算一個聰明人,發(fā)覺寧王叛亂陰謀后,他佯裝瘋癲,而且裝得很像,甚至在街上裸奔,寧王一看,這人廢了,放掉算了,唐伯虎因此躲過王陽明的雷霆之擊,撿回一條命來。
這一年,唐伯虎45歲,可以看出,他的心仍然很熱,放浪形骸,不過是沒有尋到機會之前的表現(xiàn)。
5
唐伯虎的晚年窮困潦倒,臨終時寫下這樣的絕筆詩:“生在陽間有散場,死歸地府又何妨。陽間地府俱相似,只當(dāng)飄流在異鄉(xiāng)。”6年后,王陽明病逝,他的遺言是:“此心光明,亦復(fù)何言!”
這就是不同的人生。
到今天,關(guān)心王陽明的人很少了,但唐伯虎卻以另一種形象,廣泛流傳:唐伯虎畫的春宮畫、唐伯虎有幾個老婆、唐伯虎給妓女寫的艷詩……對了,還有一個叫唐伯虎的女歌手。這并不是真正的唐伯虎,不是那個郁郁不得志、借酒消愁愁更愁的唐伯虎,一個悲劇的讀書人。但沒人關(guān)注真正的唐伯虎,只要能夠娛樂化、情色化、庸俗化這個形象,適合大眾口味,能夠賺到眼球,足矣!
但王陽明并不是無人關(guān)注,筆者近日讀到日本學(xué)者岡田武彥費盡一生心血寫就的《王陽明大傳》,不由感慨萬千。王陽明對日本人影響甚大,日本名將東鄉(xiāng)平八郎就給自己做了一個腰牌,上書“一生低首拜陽明”。岡田武彥認(rèn)為,在今天,王陽明心學(xué)仍有豐富內(nèi)涵和無窮魅力,比如“關(guān)注內(nèi)心”,無論身處何種時代、何種體制,沒有人能替你看顧你的內(nèi)心。在當(dāng)下,人的欲望日漸膨脹,許多人竭盡全力攫取財富,卻不清楚自己的生活何以越來越迷惘糾結(jié),日甚一日地充滿挫折與焦慮,沒有安全感和存在感。何不學(xué)學(xué)王陽明,把灼灼目光收回來,關(guān)注放逐已久的心靈?
近期,市面上也有一些王陽明的中文書籍出現(xiàn),不少是勵志讀物,心靈雞湯的味道很濃,教人如何商戰(zhàn)不敗,教人如何“歲月靜好”……與《王陽明大傳》相比,差了不止一個檔次。對自己的先賢的研究程度卻不如日本人,這無疑是一件很遺憾的事,究其原因,還是在于是否“用心”,總想著實用,總想著暢銷,總想著賺眼球,又怎么可能領(lǐng)悟先人之精髓?
從唐伯虎與王陽明在今天的傳播來看,這是一種失敗的傳承。在日益焦慮、尋找解藥的年代,我們是不是舍本求末?我們是不是不再會靜下心進(jìn)行深奧的思考?我們是不是失去了真正領(lǐng)悟前人的能力?我們是不是真的要通過類似“李白是大唐第一古惑仔”的方式來認(rèn)識李白?
真是個細(xì)思恐極的問題。
附文:
都說王陽明是明朝一哥,那王陽明到底干了啥?
文︱當(dāng)年明月
本文節(jié)選自:《明朝那些事兒》(叁),不代表鳳凰財經(jīng)觀點,僅供資料參考
王守仁,字伯安,別號陽明,成化八年(1472),出生在浙江余姚。
從一首打油詩開始
成化十七年(1481),十歲的王守仁離開了浙江,和全家一起搬到了北京,因為他家的墳頭冒了青煙,父親王華考中了這一年的狀元。這下王華的責(zé)任感也大大增強,畢竟老子英雄兒好漢,自己已經(jīng)是狀元了,兒子將來就算不能超過自己做個好漢,也不能當(dāng)笨蛋。于是他請了很多老師來教王守仁讀書。
十歲的王守仁開始讀四書五經(jīng)了,他領(lǐng)悟很快,能舉一反三,其聰明程度讓老先生們也倍感驚訝,可是不久之后,老師們就發(fā)現(xiàn)了不好的苗頭。據(jù)老師們向王狀元反映,王守仁不是個好學(xué)生,不在私塾里坐著,卻喜歡舞槍弄棍,讀兵書,還喜歡問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寫一些莫名其妙的東西,有詩為證:“山近月遠(yuǎn)覺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當(dāng)見山高月更闊。”在先生們看來,這是一首荒謬不經(jīng)的打油詩,王華看過之后卻思索良久,叫來了王守仁,問了他一個問題:
“書房很悶嗎?”
王守仁點了點頭。
“跟我去關(guān)外轉(zhuǎn)轉(zhuǎn)吧。”
王華所說的關(guān)外就是居庸關(guān),敏銳的他從這首詩中感覺到了一種難以言喻的玄妙,他第一次認(rèn)識到,自己的這個兒子非同尋常,書房容不下他,王華便決定帶他出關(guān)去開開眼界。這首詩的名字是《蔽月山房》,作者王守仁,時年十二歲。這也是他第一首流傳千古的詩作。此詩看似言辭幼稚,很有打油詩的神韻,但其中卻奧妙無窮。山和月到底哪個更大,這個十二歲的少年用他獨特的思考觀察方式,給出了一個似是而非的答案。他的這種思維模式,后世有人稱之為辯證法。
帶著十幾歲的兒子出關(guān),是一件極其冒險的事情。不久之后,他就為自己的這個決定追悔莫及。在居庸關(guān)外,年少的王守仁第一次看到了遼闊的草原和大漠,領(lǐng)略了縱馬奔騰的豪情快意。王華原本只是想帶著兒子出來轉(zhuǎn)轉(zhuǎn),可王守仁接下來的舉動卻讓他大吃一驚。不久之后的一天,王守仁莊重地走到王華面前,嚴(yán)肅地對他爹說:“我已經(jīng)寫好了給皇上的上書,只要給我?guī)兹f人馬,我愿出關(guān)為國靖難,討平韃靼!”王守仁時年十五歲。
這個想法當(dāng)然遭到了王華的斷然拒絕,王守仁先生第一次為國效力的夢想就這樣破滅了,但他并沒有喪氣,不久之后他就有了新的人生計劃,一個更為宏大的計劃。
圣賢之路
1. 逃婚
為國效力的夢醒破滅不久,王守仁又來找他父親,這次是來認(rèn)錯的。王守仁平靜地說道:
“我上次的想法不切實際,多謝父親教誨。”
王華十分欣慰,笑著說道:
“不要緊,有志向是好的,只要你將來努力讀書,也不是不可能的。”
不用了,出兵打仗我就不去了,現(xiàn)在我已有了新的志向。”
“喔,你想干什么?”
“做圣賢!”
這次王華沒有再沉默,他迅速做出了回復(fù)——一個響亮的耳光。
王華發(fā)現(xiàn),如果再不管這小子,將來全家都要敗在他的手里,他決定給兒子談一門親事。他認(rèn)為,只要這小子結(jié)了婚,有老婆管著,就不會再做什么出格的事情了。出于穩(wěn)妥考慮,也是不想這小子繼續(xù)留在京城惹事,王華挑選了江西洪都(南昌)的一個官家小姐,然后叫來了剛滿十七歲的王守仁,告訴他馬上收拾行李,去江西結(jié)婚。可他沒有料到,他的這一舉動將給自己帶來更大的麻煩。
結(jié)婚的日子到了,準(zhǔn)備行禮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少了一個關(guān)鍵的人——新郎。
直到第二天早晨,他們才在城郊的一所道觀里找到了王守仁,大家都十分激動。可是失蹤一天的王守仁卻一點都不激動,他驚訝地看著那些滿身大汗的人們,說出了他的疑問:“找我干啥?”原來這位兄弟結(jié)婚那天出來閑逛,看見一個道觀,便進(jìn)去和道士聊天,越聊越起勁,就開始學(xué)道士打坐,這一打就是一天。不過無論如何,王守仁還是成功地結(jié)了婚,討了老婆成了家,他的逸事也由此傳遍了洪都,大家都認(rèn)為他是一個怪人。
那些嘲笑他的人并不知道,這個看似怪異的少年是一個意志堅定,說到做到的人,四書五經(jīng)早已讓他感到厭倦,科舉做官他也不在乎,十七歲的他就這樣為自己的人生定下了唯一的目標(biāo)——做圣賢。
弘治二年(1489),十八歲的王守仁離開江西,帶著他的新婚妻子回老家余姚,在旅途之中,他認(rèn)識了一個書生,便結(jié)伴而行,閑聊解悶。交談中,他提出了心中的疑問:“怎樣才能成為圣賢呢?”這位書生思慮良久,說出了四個字的答案:“格物窮理。”“何意?”書生笑了:“你回去看朱圣人的書,自然就知道了。”
(王陽明)
2. 悟道
朱熹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支持者認(rèn)為,他是宋明理學(xué)的標(biāo)志性人物,是一個偉大的哲學(xué)家。反對者認(rèn)為,他是宋明理學(xué)的標(biāo)志性人物,是禁錮思想的罪魁禍?zhǔn)住?/p>
朱熹的道源自儒家,又叫做“理”,既不是開悟,也不是練習(xí)武術(shù),這玩意兒是從書中讀出來的,而且還是能夠拿出去用的,一旦通理,便盡知天下萬物萬事,胸懷寬廣,寵辱不驚,無懼無畏,可修身,可齊家,可治國,可平天下!概括起來:一、道是個稀罕玩意兒,是很多人一生追求的。二、無論什么職業(yè)什么工種,悟道之后都是有很多好處的。 三、悟道是很難的,能夠悟道的人是很牛的。
不過,朱熹用四個字,給了后人一把通往圣賢之路的鑰匙:格物窮理。他告訴我們,“理”雖然很難悟到,卻普遍存在于世間萬事萬物之中,你家耕地的那頭黃牛是有理的,后院的幾口破箱子是有理的,你藏在床頭的那幾貫私房錢也是有理的。理無處不在,而要領(lǐng)會它,就必須“格”。
那么“格”到什么時候能夠“格”出理呢?關(guān)于這個問題,宋明理學(xué)的另一位偉大導(dǎo)師程頤給出了明確的答案:“今日格一物,明日又格一物,豁然貫通,終知天理。”看明白了吧,只要你不停地“格”,用心地“格”,聚精會神地“格”,加班加點地“格”,是會“豁然貫通”的。那么什么時候才能“豁然貫通”呢?不好意思,這個問題導(dǎo)師們沒有說過,我也不知道,但兄弟你只管放心大膽地去“格”吧,請你相信,到了“豁然貫通”的時候,你就能“豁然貫通”了。
圣賢之路是一條完全不同的道路,它有起點,卻似乎永遠(yuǎn)看不到終點。你不知道什么時候會成功,不知道什么時候會失敗,甚至不知道什么時候應(yīng)該放棄。然而十八歲的王守仁義無反顧地踏上了這條道路。從那之后,王守仁會待在自家的花園里,看著一枝竹子發(fā)呆,一動不動。王守仁先生正大踏步地前進(jìn)在圣賢之路上,他在“格”自己家的竹子。
“格”竹子實在是一件很艱苦的事情,王守仁坐在竹子跟前,不顧風(fēng)吹雨淋,不吃不喝,呆呆地看著這個有“理”的玩意兒。“理”就在其中,但怎么才能知道呢?懷著成為圣賢的熱誠和疑惑,王守仁在竹子面前守了幾天幾夜,沒有得到“理”,卻得了感冒。王守仁病倒了,在病中,他第一次產(chǎn)生了疑問:朱圣人的話是對的嗎?
王華受夠了自己兒子的怪異行為,他下達(dá)了最后通牒,你想研究什么我都不管,但你必須考中進(jìn)士。終于王守仁在他二十八歲那年中了榜。王守仁總算是當(dāng)了官,沒給他老爹丟臉,可惜他沒有混上翰林,直接被分配去了工部。
在光鮮的外表下,王守仁的痛苦卻在不斷地加深。他的痛苦來源于他的追求,因為他逐漸感到,朱圣人所說的那些對他似乎并不起作用,他今天“格”一物,明天又“格”一物,“格”得自己狼狽不堪,卻毫無收獲。
朱熹的結(jié)論是,要用客觀世界的“理”,去對抗主觀人心的“欲”,而這才是世界的本原。通俗地說就是,為了追求理想中的崇高道德,可以犧牲人的所有欲望,包括人性中最基本的欲望。可是王守仁開始懷疑了,這源于一件事情的發(fā)生。
(朱熹)
弘治十四年(1501),王守仁調(diào)到了刑部(司法部),當(dāng)時全國治安不好,犯罪率很高,大案要案頻發(fā),他便從此遠(yuǎn)離了辦公室的坐班生活,開始到全國各地出差審案。但是審案之余,王大人還有一個愛好,那就是四處登山逛廟找和尚道士聊天,因為他“格”來“格”去,總是“格”不出名堂,只好改讀佛經(jīng)道書,想找點靈感。
不久之后,他到了杭州,在這里的一所寺廟中,他見到了一位禪師。他問禪師:
“有家嗎?”
禪師睜開了眼睛,答:
“有。”
“家中尚有何人?”
“母親尚在。”
“你想她嗎?”
這個問題并沒有得到即刻的回應(yīng),空蕩蕩的廟堂又恢復(fù)了寂靜,只剩下了窗外凌厲的風(fēng)聲。良久之后,一聲感嘆終于響起:“怎能不想啊!”然后禪師緩緩地低下了頭,在他看來,自己的這個回答并不符合出家人的身份。王守仁站了起來,看著眼前這個慚愧的人,嚴(yán)肅地說道:“想念自己的母親,沒有什么好羞愧的,這是人的本性。”聽到這句話的禪師并沒有回應(yīng),卻默默地流下了眼淚。
王陽明終于領(lǐng)悟了一條人世間的真理:無論何時,何地,有何種理由,人性都是不能,也不會被泯滅的,它將永遠(yuǎn)屹立于天地之間。
正是從那一天起,王守仁意識到:朱熹可能是錯的。他開始明白,將天理和人心分開是不對的,人雖然有著種種的欲望,但那是正常的,也是合乎情理的,強行用所謂的天理來壓制絕不可能有任何效果。王守仁并不知道,經(jīng)過十幾年的思考和求索,他已經(jīng)在無意識中突破了朱圣人的體系,正向著自己那宏偉光輝的目標(biāo)大踏步地前進(jìn)。雖然他不贊成朱熹的“存天理,去人欲”,也不認(rèn)可人心和天理的分離,但“理”畢竟還是存在的,只有找到這個神秘的“理”,他才能徹底擊潰朱熹的體系,成就自己的圣賢之路。
可是“理”在哪里呢?
3. 終于找到你
由于得罪了司禮監(jiān)劉瑾,王陽明貶為貴州龍場驛的驛丞。在那里,他將經(jīng)受有生以來最沉重的痛苦,并最終獲知那個秘密的答案。“理”在哪里?
王守仁的革命浪漫主義情懷是值得欽佩的,可是真正說了算的還是革命現(xiàn)實主義。當(dāng)他來到自己的就職地時,才真正明白了為什么這個地方叫做龍場——龍才能住的場所。
此地窮山惡水,荊棘叢生,方圓數(shù)里還是無人區(qū),龍場龍場,是不是龍住過的場所不知道,但反正不是人待的地方。而不久之后,王守仁就發(fā)現(xiàn)了一個更為嚴(yán)重的問題——驛站。
當(dāng)他來到此地,準(zhǔn)備接任驛站職位的時候,只看到了一個老弱不堪的老頭,他十分奇怪,便開始問話:
“此地可是龍場?”
“回王大人,這里確是龍場。”
“驛丞在哪里?”
“就是我。”
“那驛卒(工作人員)呢?”
“也是我。”
“其他人呢?”
“沒有其他人了,只有我而已。”
王守仁急了:
“怎么會只有你呢?按照朝廷律令規(guī)定,這里應(yīng)該是有驛卒的!”
老頭雙手一攤:
“王大人,按規(guī)定這里應(yīng)該是有的,可是這里確實沒有啊。”
好了,王所長,這就是你現(xiàn)在的處境,沒有下屬,沒有官服,沒有編制,甚至連個辦公場所都沒有,你沒有師爺,也沒翻譯,這里的人聽不懂你說的話,能聽懂你說話的人都不是什么好人。
面對著一切的困難和痛苦,仍然堅定前行,泰然處之的人,才有資格被人們稱為圣賢。王守仁已經(jīng)具備了這種資格。但是他還有最后一個問題沒有找到答案——“理”。
可是“理”到底在哪里呢?十余年不間斷地尋找,沉思,不斷地“格”,走遍五湖四海,卻始終不見它的蹤影!為了沖破這最后的難關(guān),他制造了一個特別的石槨,每天除了干活吃飯之外,就坐在里面,沉思入定,苦苦尋找“理”的下落。
王守仁陷入了極度的焦慮與狂躁,在這片荒涼的山谷中,外表平靜的他,內(nèi)心正在地獄的烈火中煎熬。答案就在眼前!只差一步!只差一步而已!忽然,一聲大笑破空而出,打碎了夜間山谷的寧靜,聲震寰宇,久久不絕。在痛苦的道路上徘徊了十九年的王守仁,終于在他人生最為痛苦的一瞬獲知了秘密的答案?丈綗o人,水流花開。
萬古長空,一朝風(fēng)月。此一瞬已是永恒。我歷經(jīng)千辛萬苦,虛度十九年光陰,尋遍天涯海角,卻始終找不到那個神秘的“理”。現(xiàn)在我終于明白,原來答案一直就在我的身邊,如此明了,如此簡單,它從未離開過我,只是靜靜地等待著我,等待著我的醒悟。
“理”在心中。隨心而動,隨意而行,萬法自然,便是圣賢之道!存天理,去人欲?天理即是人欲。
這是載入史冊的一瞬,幾乎所有的史書都用了相同的詞語來描述這一瞬——“頓悟”,中華文明史上一門偉大的哲學(xué)“心學(xué)”就此誕生。它在這個幽靜的夜晚,誕生于僻靜而不為人知的山谷,悄無聲息,但它的光芒終將照耀整個世界,它的智慧將成為無數(shù)人前進(jìn)的向?qū)А?/p>
王守仁成功了,歷史最終承認(rèn)了他,他的名字將超越所有的帝王,與孔子、孟子、朱子并列,永垂不朽。
王陽明的思想精髓為“知行合一”。其實這個問題說穿了,就是一個理論和實踐的問題,有人認(rèn)為知易行難,懂得理論是容易的,實踐是很難的,有人認(rèn)為知難行易,領(lǐng)悟道理很難,實踐很容易。
二十多年后,有兩個人先后讀了他的書,卻都看到了“知行合一”這句話,一個人看懂了,另一個人沒有看懂?炊哪莻人叫張居正,沒有看懂的那個人叫海瑞。
四百年后,有一個年輕人看到了這句話,佩服得五體投地,以此作為自己的終身行為準(zhǔn)則,并據(jù)此改名——陶行知。
王守仁沒成仙,他脫掉了官服,換上了便裝,去了九華山,在去的路上,他逢人便說,自己已經(jīng)看破紅塵,不想爭名奪利,準(zhǔn)備到山里面當(dāng)?shù)朗浚舜擞嗌?/strong>王巡撫要當(dāng)?shù)朗!這個轟動新聞頓時傳遍了大街小巷,張永不失時機地找到了朱厚照,告訴他,王守仁平定了叛亂,卻不愿意當(dāng)官,只想好好過日子,所以打算棄官不干,去修道了此一生。
王守仁于54歲時,辭官回鄉(xiāng)講學(xué),在紹興、余姚一帶創(chuàng)建書院,宣講“王學(xué)”,并在天泉橋留心學(xué)四句教法: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事實證明,思想是永不磨滅的,王守仁的心學(xué)頑強地生存了下來,并且盛行于世。
這就是智慧,這就是知行合一的真意。
留下了他在人世間的最后一句話:
“此心光明,亦復(fù)何言。”
他的心學(xué),是中華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是值得我們每個人為之驕傲的財富,他吹響了人性解放的號角,引領(lǐng)了明代末期的思想解放潮流,他的思想流傳千古,近代的康有為、孫中山等人都從其中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