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首試“設計暴雨”方法 城市變身強力海綿 從“小海綿”到“大海綿” /海綿城市成功案例: 每平米多投33.76元跟內澇說再見
廈門首試“設計暴雨”方法 城市變身強力海綿 從“小海綿”到“大海綿” 實現“滲、滯、蓄、凈、用、排”的良性循環(huán)
廈門首試“設計暴雨”方法 城市變身強力海綿
廈門新聞
中國天氣網
2017-10-24
3
中國天氣網訊 “大雨不濕鞋,暴雨不看海”,這是很多城市居民雨季的期盼。而在談及城市內澇治理辦法時,很多人會想到建設“海綿城市”。“海綿城市”是否能破解“看海”難題?離我們還有多遠?作為2015年確定的第一批全國海綿建設試點城市之一,廈門也許可以告訴我們答案。
通過兩年多的努力,在2016年暴雨日數和雨水總量都偏多的情況下,廈門卻鮮少出現城市“看海”景象。這背后廈門嘗試了哪些創(chuàng)新措施?是否對其他城市有借鑒意義?
“80后老堵污”變身“10后小清新”
未來一周廈門都有雨?局部地區(qū)可能有暴雨?現在,聽到這樣的天氣預報,家住廈門思明區(qū)玉荷里小區(qū)的林女士再也不擔心了。在融合“海綿城市”理念的老舊小區(qū)改造中,她所在的玉荷里小區(qū)成功變身為“海綿小區(qū)”,一改從前“逢雨必澇”的面貌。
今年70多歲的林女士是玉荷里小區(qū)的第一批住戶,她回憶道,小區(qū)建于上世紀80年代,當年也似名字“玉荷”一般干凈清新,但經歷了30多年風雨后,也患上了老舊小區(qū)的通病--排水不暢,每到下雨天,污水淤積在小區(qū)路面上,居民們往往要在臟水中趟著走,不僅濕了鞋襪褲子,還要沾上難除的異味,令人苦不堪言。
去年起,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小區(qū)運用海綿城市建設技術的六字訣“滲、滯、蓄、凈、用、排”進行了改造,新增了“海綿”設施--7個雨水花園,2個透水磚鋪就的小廣場,還有小區(qū)綠化帶的植草溝。
據廈門市海綿城市辦公室的專家介紹,這樣一來,落入小區(qū)的雨水先是下滲或蓄積,多余的徑流通過洼地或者透水帶等“滯”留在地表,再多出的徑流會引流至“蓄”水池,蓄水池的水可以通過“凈”化后使“用”,以上手段無法消減的雨水徑流最后再被“排”放至市政雨水管網。
倘若將小區(qū)的排水系統(tǒng)比作“胃”,改造前的玉荷里小區(qū)顯然是對雨水“消化不良”;現在,有了“海綿”設施的幫助,小區(qū)消化能力提升,能“吃”下的水明顯變多,積水成澇的問題自然大大緩解。根據測算,玉荷里改造后的整體設計可以消化年雨水徑流量的70%,能夠吸納26.8毫米的降水,相當于把大雨直接降為了中雨甚至小雨。
談到小區(qū)的變化,有居民興奮地說,“我們'80后老堵污'小區(qū)也變成'10后小清新'啦!”而玉荷里小區(qū)的華麗轉身,只是廈門海綿城市建設成果的一個縮影。
“海綿路”也是“花園路”
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影響,廈門的雨多集中在每年的3至9月,這期間常有暴雨等極端天氣發(fā)生,短時降雨強度大,暴雨、大暴雨屢見不鮮;當暴雨發(fā)生時,如果大量的雨水不能及時就地滲入地下,就只能通過排水管道排掉,一旦超過排水系統(tǒng)的極限,就很容易造成城市內澇。
因此,對廈門來說,海綿城市建設技術六字訣中,如何讓水更好地“滲”就成了最核心的要求。
廈門選擇從雨水落下以后的第一站--路面來著手。如今,走在廈門的街頭,你或許會被她多彩的路面所吸引:雙溪公園的路是棗紅色的,環(huán)島路是米色的,海滄中學有大片灰色的瀝青路面,而銀湖橋及南門橋下穿通道則更加神奇,到了夜晚,路面就猶如披上了一件七彩霞衣,特別漂亮。
這些新式路面絕不僅只有顏值,更有著共同的優(yōu)質內涵--“海綿路”。雨后棗紅色的透水路面踏上去幾乎沒有濕漉漉的感覺,腳底下還很抓地,十分適合慢跑;米色的環(huán)島路鋪著陶瓷透水磚,不僅有高強度的透水性能,還防滑耐用;海滄中學內,大片灰色的吸水瀝青地面能將傾瀉而下的大雨吸收得干干凈凈;七彩熒光路面使用了聚氨酯彩色碎石,不僅具有高強度的透水性能,更是完全環(huán)保。
與傳統(tǒng)的水泥路面相比,雨水落到新式透水路面后將迅速滲入地下,據廈門市政工程設計院的專業(yè)人士介紹,透水磚的滲水速度基本上可達到20毫米/秒,大大緩解了路面積水的情況。
除了透水磚,廈門市政部門還在道路設計上運用了其他'“海綿”巧思,以新景路為例,700米長的道路兩側,設置了大大小小11個“沉降式”雨水花園,這些花園不僅綠草茵茵,十分美觀,而且通過內部的種植土壤層、砂層、礫石層等結構滯留、過濾、滲透雨水,蓄水有效深度可達40厘米。
從“小海綿”到“大海綿”
華僑大學的專家們研究發(fā)現,在路面百分百透水情況下,仍有大量地表水,所以靠路面透水和以小區(qū)為單位的“區(qū)域小海綿”,只能緩解內澇問題,不能根治。只有在全市范圍內理順地表水系統(tǒng)--濕地系統(tǒng),實現“滲、滯、蓄、凈、用、排”的良性循環(huán),才能真正解決。
從試點工作實施伊始,廈門市委市政府就明確要求,今后廈門市新建城區(qū)應全面落實海綿城市建設要求,已建區(qū)域結合老舊小區(qū)改造、城中村改造,逐步推進“區(qū)域小海綿”建設;還要通過黑臭水體治理、易澇點整治等工作,在全國率先提出全市域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完善“全市大海綿”建設。
海綿城市中雨水循環(huán)示意圖。
翔安洋唐保障房片區(qū)的海綿城市建設,就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在這一片區(qū),雨水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閉合循環(huán)系統(tǒng):上游保障房小區(qū)里的雨水,經過雨水花園、植草溝等海綿設施的滲透、滯留、凈化后,進入中游的濕地公園;在公園里雨水繼續(xù)滯留、下滲、凈化的過程,然后流入下游的鼓鑼公園;鼓鑼公園內不僅配套了下凹式綠地、透水園路等各種海綿設施,還有兩個人工湖作為“大海綿體”,對雨水起到重要的調蓄作用;最下游還建成了一座每天6000噸處理規(guī)模的中水處理站,負責收集、處理整個片區(qū)產生的生活污水,經過處理后的中水通過泵站,可以澆灌綠化帶和進行生態(tài)補水,實現水體循環(huán)。如今,鼓鑼公園水清岸綠,不僅是會呼吸的“海綿體”,同時也是周邊居民休閑鍛煉的好去處。
依托“區(qū)域小海綿”與“全市大海綿”的有機結合,廈門實現了生態(tài)發(fā)展的良性循環(huán)。華僑大學形成以小流域為單元系統(tǒng)集成大海綿體系,全面實現海綿功能;同時實現了雨水全收集、污水全處理、對外零排放、中水全回用的綠色發(fā)展要求,日節(jié)水量達到1500噸。
氣象助力量身定制“廈門模式”
中國水利水電研究院水資源研究所所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浩認為,廈門在海綿城市建設和水生態(tài)文明建設領域已經走在了全國前列,在全市域做“頂層設計”的思路尤其令人贊賞。廈門的“頂層設計”,是把海綿城市建設看作對城市格局的一次重大長遠的規(guī)劃,清楚地認識到不能照搬國內外先進經驗,而是要將海綿城市建設與城市的氣候背景等要素結合起來,因地制宜開展建設。為此,廈門市委市政府特別邀請了氣象專家林炳章教授參與規(guī)劃設計。
林炳章教授接受中國天氣網記者的采訪。
作為住建部海綿城市項目中唯一的氣象專家,林炳章教授曾在美國從事了30多年的相關研究;貒,他研究了我國2600多個氣象站點歷年來的數據資料,發(fā)現50多年間,旱與澇的極值變化不大,但旱與澇之間的變化幅度關系很大,也就是說,隨著氣候變化,未來我們很可能經常遭遇旱澇急轉的情況,這就對海綿城市的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林教授認為,要想建設海綿城市,必須去研究一個城市在不同設計標準下、不同歷時究竟會下多大的雨,暴雨的時空分布情況如何,這樣才能合理地制定工程措施,設計工程尺寸。
根據廈門的氣象歷史數據,林教授帶領團隊開發(fā)出了“設計暴雨”方法。所謂“設計暴雨”,并不是指為某個地區(qū)設計一場暴雨,而是通過大量的數據計算和模擬,得出該地區(qū)50年一遇甚至100年一遇的暴雨究竟是什么樣的水平,如果想應對這一場暴雨,海綿城市建設需要達到怎樣的標準。根據廈門全面豐富的氣象歷史資料,團隊對廈門的暴雨情況進行計算模擬,“設計暴雨”方法在廈門將在廈門完成自己在海綿城市建設領域的首秀,給廈門的海綿城市建設提供了更加精確的分析指導。
同時,林教授團隊還繪制了廈門降雨頻率圖集,可以精準地指出,在某一場降雨過程中,廈門的什么位置發(fā)生暴雨的可能性更大、更容易發(fā)生洪澇,這對海綿城市建設的頂層設計也極為重要。
目前,林教授為廈門海綿城市建設度身定制的“廈門模式”氣象輔助系統(tǒng),已經得到了海內外專家學者的廣泛關注。下一步,“設計暴雨”方法和降雨頻率圖集將被江蘇和香港引入,繼續(xù)為海綿城市的建設提供指導意見。
(中國天氣網)
權威專家談法國經驗|不在城市“看海”?老城如何改造? 多龍管水誰說了算?權威專家談法國經驗
權威專家談法國經驗|不在城市“看海”?老城如何改造?
來源:千篇一綠作者:劉佳
我們繪制了淹水區(qū)的地圖,這些地圖都是公開的,人們可以看到哪些地方存在洪澇風險,不允許有建筑,這是主要的預防措施。
難改造的老城,可以建造地面的渠道系統(tǒng),盡量讓雨水待在城市的表面,通過引導讓它流入許多小池塘。
運輸、工業(yè)、建筑、農業(yè)都需要水,需要有人來調度,這個總的協(xié)調者就是政府里的環(huán)境部。
巴黎古老的排水系統(tǒng)。 網絡圖
《悲慘世界》中,主人公冉˙阿讓曾經在巴黎的下水道中協(xié)助革命者躲避警察的追捕。作家雨果形容巴黎的華麗與奢侈都在排水溝上展示出來,這里暗藏著另一個被世人稱頌的巴黎。
歐洲曾飽受污染之苦。十六世紀,含有病毒的水會滲入皮膚致病,這讓人們害怕沐浴,越來越多的城市甚至關閉浴室,法國國王路易十四長年拒絕洗澡,英國維多利亞女王1837年登基時,白金漢宮并無一間洗澡間。
直到十九世紀飲用水源被污染,傳染病肆虐多年,歐洲才開始治理城市污水。疫情結束后,各國紛紛改造下水道。
現在,法國不僅擁有著先進的排水系統(tǒng),在布里斯˙拉隆德的眼中,巴黎被綠色環(huán)繞,植物幫助城市獲取更多水資源,而這只是龐大的城市水管理系統(tǒng)中的一部分。
如何避免“看海”的城市越來越多?71歲的拉隆德,這位當過法國海濱城市“圣布里亞克”市長,執(zhí)掌過法國環(huán)境部的聯合國可持續(xù)發(fā)展特別顧問、法國水資源學院主席近日在京接受南方周末記者專訪解惑。
南方周末資料圖
把洪水存起來
► 南方周末:越來越多的城市在遭遇暴雨洪澇災害,在中國,人們開玩笑說“在家看海”。2017年7月,巴黎剛剛遭遇了一場創(chuàng)紀錄的暴雨和內澇。法國和其他歐洲國家會采取什么措施來避免“看海”?
布里斯˙拉隆德:我們會先做天氣預報,設立警戒級別來告訴人們做好相應的準備。但是,防止這一切最重要的是改變整個城市的建設規(guī)劃。所以我們繪制了淹水區(qū)的地圖,這些地圖都是公開的,人們可以看到哪些地方存在洪澇風險,不允許有建筑,這是主要的預防措施。還有其他措施,比如把城市設置在洪水區(qū)域的下游,這樣水在到達城市之前已經消散在郊區(qū)。我們還需要保護好沼澤和濕地,因為它們像海綿一樣可以吸收水分。
► 南方周末:你提到的是規(guī)劃角度,如果暴雨突襲,有什么應急措施呢?
布里斯˙拉隆德:如果我之前說的這些措施都未能阻止洪水,一旦城市被水淹,我們會試圖讓水減速,滲入排水系統(tǒng),并且盡量避免排水系統(tǒng)超負荷運轉,把洪水往預先建造好的儲水庫引導。它可以是一個地上露天廣場,平日里供市民和兒童休閑,洪水來臨時用來儲水,隨后引導水慢慢地流走。
除了下水道,我們試圖在城市的街道周圍建造更多的孔洞,讓這些水流到水渠里去。
如果這些排水系統(tǒng)仍然沒有用,現在巴黎已經建成了四條隧道和八個地下水槽來存儲洪水。我們有能力存儲將近一百萬立方米的雨水,底部的雨水通過隧道底部會流往污水處理廠,頂部的水是干凈的,會慢慢流往河流系統(tǒng)。這個系統(tǒng)在過去的20年內已經作出了很多貢獻。
巴黎地下排水管道。 網絡圖
► 南方周末:你說的很像中國正在流行的海綿城市建設,有什么好的經驗或建議嗎?
布里斯˙拉隆德:建設海綿城市有不同的方法,但共同的理念是你必須把水儲存起來,吸收并慢慢放回自然里去。大自然中的濕地就具備這些功能。人們目前在城市里做的就是試圖引進小濕地,讓這些小濕地來發(fā)揮作用:減緩水的流動,儲存,滲透。
我認為讓水滲透回地下是我們能做的最正確的事。我們從地下蓄水層抽水太多,所以必須要把水“還”回去。
在印尼的雅加達,人們抽水太多,以致城市在海平面以下。在墨西哥城,城市已經下沉了不少,現在工程師們將水泵回含水層,以穩(wěn)定將要下沉的大教堂。
美國沙漠里的鳳凰城和拉斯維加斯,那里沒有足夠的水,為什么人們能在這些地方居住呢?他們有運河,當他們不使用運河的水時,他們會把這些水儲存在地下的含水層里。拉斯維加斯的含水層中有兩年的水資源儲備,他們稱之為水銀行,必須付錢才能把水從水銀行里拿出來,這很有趣,是我們在世界各地都要做的,把水“還”回到土壤的含水層中。
哥本哈根的圣˙安娜廣場的一處下凹式綠地,下雨時起到蓄積雨水的作用。董彩霞 | 攝
◆ ◆ ◆
老城改造,可做地表的渠道系統(tǒng)
► 南方周末:我們知道法國擁有世界最先進的下水道,時光追溯到一百多年前,作家維克多˙雨果在《悲慘世界》中對下水道進行了大量描述。你怎么形容巴黎的下水道?
布里斯˙拉隆德:巴黎下水道很大,它的優(yōu)點眾所周知。你可以很容易地在下面行走,甚至可以在里面劃船,F在巴黎飲用水的系統(tǒng)仍然運作良好,但是排水系統(tǒng)還不夠大,在將雨水運送回河流之前,我們需要動用整個系統(tǒng)來存儲雨水。
► 南方周末:也就是說,城市的地下管道并非一勞永逸?
布里斯˙拉隆德:它在建成之初是完美的,但我不認為他們考慮到了一切。比如雨污合流,就是沒考慮到的麻煩之一。
在改造后的巴黎地下水系統(tǒng)有一個非常聰明的設計,清潔街道的一部分水不是來自飲用水系統(tǒng)而是直接來源于河流,不會浪費好水。
我曾經是一個海濱城市的市長,我們建造了分流系統(tǒng),一個是雨水管道,另一個是下水管道,兩套系統(tǒng)各自獨立,雖然非常昂貴但我們還是完成了。我們還建造了一套特殊的渠道,讓雨水前10分鐘先流往污水處理廠,因為它們帶著街上的污垢和灰塵。
► 南方周末:合流與分流的利弊如何?現在中國和很多國家面臨著同樣的問題,老城多年前的合流制改造非常昂貴且困難,對此你的建議是什么?
布里斯˙拉隆德:建議做分流系統(tǒng),但因為昂貴和復雜,中國并沒有必要建立第二套地下渠道網絡,可以建造一個地面的渠道系統(tǒng),盡量讓雨水待在城市的表面,通過引導讓它流入許多小池塘,這樣雨水就會慢慢地消失。
你們可以試試,這要便宜得多,但習慣了城市里的水在地下流動,看不見排水系統(tǒng)的民眾看到地表的雨水系統(tǒng)后,需要接受和理解這個新事物。
► 南方周末:但是在人口集約型的特大城市,恐怕沒有多余的空間建立起這樣的系統(tǒng)?
布里斯˙拉隆德:巴黎比北京人口密度更大,巴黎的建筑物非常緊湊。但在北京,每個摩天大樓的周邊都有花園。你們有充分的空間。
地表建設要容易得多,你只需要修一些渠道,每個城市都不一樣。
水循環(huán)利用也很重要
► 南方周末:德國人曾經在中國青島建造過排水系統(tǒng),這經常被舉例說明完善的下水道能如何抵御洪澇。但是德國媒體也稱,當城市人口急劇擴張上百倍,完美的神話是完全站不住腳的。你怎么看人口的增長對排水系統(tǒng)新的影響?
布里斯˙拉隆德:排水系統(tǒng)需要逐步完善這是肯定的。地球上水的總量是固定的,而人口正在增加,所以人均水資源正在下降。我們除了盡可能節(jié)約用水,水循環(huán)利用也很重要,不只是雨水,還包括了其他所有的水。水可以通過地下回到大自然中,也可以讓處理過的污水成為灌溉水的來源。
青島棧橋旁德國占領時期修建的地下排水系統(tǒng)。東方IC圖
► 南方周末:談到水資源循環(huán)利用,現在法國有哪些例子可以分享?
布里斯˙拉隆德:在里昂,政府鼓勵人們循環(huán)用水,比如普通人回收雨水可以減稅。
現在政府不僅負責市里的小循環(huán),還必須考慮到整個流域的水,包括來源、廢水處理、飲用水問題等等,城市之間不能像以前一樣獨立行事。
很多私人公司也會提供幫助,改造居民的房子進行循環(huán)用水。
水循環(huán)示意圖。 網絡資料圖
► 南方周末:聽說歐洲一些國家會向民眾征收雨水費,凡是不收集雨水將雨水直接排到下水道的,都需繳納一定的雨水費。
布里斯˙拉隆德:是的,其實人民很支持雨水費。因為大家不喜歡被水淹,回家后又看到可怕的雜物和垃圾以及破敗的瓦礫。如果他們有一個很好的節(jié)水系統(tǒng)或是雨水處理系統(tǒng),那么他們就可以通過省水來省錢。
但是現在在法國這項計劃已經推遲了,因為它沒能為政府帶來足夠的錢。
德國、美國等國家的土地多是私有的,獨戶住宅業(yè)主利用雨水設施可獲得補貼或折扣。 Green Diary | 圖
► 南方周末:雨水費收來的錢不夠,那么法國在水管理方面從哪些渠道融資?
布里斯˙拉隆德:我們對于水的融資方式有三種,即三個T:收費Tariff,稅收Tax和轉讓Transfer。收費是水每立方米的價格,水是免費的,它來自自然,但是運輸、抽取、分發(fā)和清潔不是免費的,要為這些服務付錢。這非常昂貴,特別是在水資源稀缺的地區(qū),比如“沙漠之城”——亞利桑那州的鳳凰城;我們還可以針對相應項目課稅。
例如,如果你造成污染了,你就得交稅。如果你使用了水,你也得交稅;水和其他資源還可以在預算之間進行轉移。在德國,有一個自治市的服務公司,提供供電、供水還有運輸服務,其中的電費就可以轉讓一點給水費。
◆ ◆ ◆
環(huán)保部長最有權力
► 南方周末:在水管理這件事上,法國政府如何從行政機制上安排避免多頭管水?
布里斯˙拉隆德:法國政府在1964年創(chuàng)建了流域系統(tǒng)。我們現在有6個流域,分別設立6個水務機構。他們在法律框架內與地方政府合作。市長是最主要負責人,他必須保護水源,處理廢水。市長需要與流域的水務機構合作,他有不同的選擇:你可以政府自己來做,也可以和公司簽合同。比如我們需要擴大排水系統(tǒng),就在與一家負責大巴黎地區(qū)和郊區(qū)的公司合作。
► 南方周末:流域水務機構涉及多少政府部門?他們各自的職責和分工是什么?
布里斯˙拉隆德:有負責城市建設的部長、負責處理地方政府事務的部長、內政部長,還有環(huán)境部長。但實際上環(huán)境部長是最有權力的。運輸、工業(yè)、建筑、農業(yè)都需要水,需要有人來調度,這個總的協(xié)調者就是政府里的環(huán)境部。
► 南方周末:這些地方和中央部門之間會有沖突嗎?怎么解決?
布里斯˙拉隆德:哦,他們經常發(fā)生爭執(zhí)。環(huán)境部可能說循環(huán)利用水資源非常好,請盡可能使用。但健康部說不,這水可能對于我們是危險的。他們之間有沖突,但有沖突是好事,也是一種環(huán)境與健康問題的討論。
政府總理有最終決定權,對兩個部門的爭執(zhí)進行仲裁。
地方上,大多數城市擁有水道網絡,這些管道歸市政府所有。市政府必須維護它。涉及自然資源的處置,由當地的市長做決定。市長會問部長或政府:你授權我這么做嗎?我是否被允許這樣做?
► 南方周末:據你觀察,法國過去幾十年來,環(huán)境部門的話語權是否有變化?
布里斯˙拉隆德:法國的《環(huán)境法典》規(guī)定了以環(huán)境部為核心的一體化環(huán)保管理模式。在法國,環(huán)境部處于強勢地位,這些年環(huán)境部長的權力變得越來越大,因此取得了如此成果。
當然,這也取決于誰掌管這個部門。現在我們有一個很有名的環(huán)境部長,他是政府的二號人物。除了負責管理環(huán)境,他還負責能源和運輸,在他之前的一位部長曾經是世界上最有權力的環(huán)境部長,他掌管環(huán)境、能源、運輸和住房部門。
原標題:不在城市“看海”?老城如何改造?多龍管水誰說了算?權威專家談法國經驗
建設海綿城市成功案例給啟示 每平米多投33.76元跟內澇說再見
來源:北京晚報
2017年7月6日訊,北京的雨,這些年總是有點 “七下八上”,降水量比較多的降雨集中在七月下旬和八月上旬。從社會影響來說,每次降雨,都讓人心頭忐忑。其中最令人擔心的一個問題就是暴雨之后的城市內澇。
改造后
改造后的雨水溝
蓄水模塊
又到雨季。
北京的雨,這些年總是有點 “七下八上”,降水量比較多的降雨集中在七月下旬和八月上旬。從社會影響來說,每次降雨,都讓人心頭忐忑。其中最令人擔心的一個問題就是暴雨之后的城市內澇。
為了避免內澇,北京已經在行動,并且取得了不少成效。
現狀 新建工程動工前 必需模擬暴雨時積水情況
采訪住建部海綿城市專家委員會委員鄭克白是在6月27日下午,這位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副總工程師正在研究幾天前北京市的降雨資料。
鄭克白關注雨水控制與利用問題已經十余年。據她介紹,北京是我國最早提出雨水利用設想的城市之一,目前已有一千多項工程按照雨水控制與利用工程的要求建設?墒抢闲^(qū)的改造還是跟不上,尤其是老城區(qū),改造難度非常大。北京雖然平均每年只有9到11場有效降雨,但經常會在“七下八上”時節(jié)出現瞬時大暴雨的情況,也加重了城市內澇的發(fā)生。
“你看,暴雨剛停兩天,就又特別干燥了。”鄭克白抬頭看了看外面的大太陽,告訴記者6月21日到24日的降雨,雖然瞬時降雨量不大,但是時間長范圍廣,總的降雨量已經達到了暴雨級別,“我們也一直在關注降雨后的情況,看看哪里出現內澇,分析原因爭取盡快給出解決方案。”
2011年,《北京市雨水控制與利用工程設計規(guī)范》編制組對最近30年的北京降雨資料進行了統(tǒng)計,北京市每年平均降雨量只有595mm,但是時空分布不均勻,按照降雨量特點北京市分第Ⅰ區(qū)和第Ⅱ區(qū),每個區(qū)的暴雨強度公式不同,但總的來說雨量比較急重。平均每年都有一到兩次大到暴雨,容易在低洼區(qū)域形成水患。北京降雨一般來說周期短、間隔長很少有連續(xù)降雨,另外氣候干燥蒸發(fā)快,地下水位低土壤滲透性好。針對北京的情況,編制組提出了北京市雨水控制和利用的原則:加強入滲和防止內澇。《北京市雨水控制與利用工程設計規(guī)范》也給出了具體的指標:新建建筑需要鋪裝70%以上透水磚,需要有50%以上的下沉式綠地,每萬平方米建筑需要配備500立方米的調蓄水池。
經過幾年的推廣,新建工程必需要做雨水利用工程已經成為北京各方面的共識。據不完全統(tǒng)計,截至2016年底北京市共建成城鎮(zhèn)雨水利用項目1296項,綜合利用能力達3114萬立方米。而在政府規(guī)定的各個硬性指標之外,業(yè)內已經接受了更為嚴格的工作流程。“大規(guī)模集中開發(fā)區(qū)域或重點區(qū)域項目在規(guī)劃設計階段,就按照30年一遇、50年一遇的標準,用計算機模擬出在雨水量達到瞬時峰值時所有地下空間和路面的積水情況。”
投入 奧林匹克公園的經驗 雨洪利用工程每平米增加33.76元
北京市建筑設計有限公司2011年起接受了CBD核心區(qū)市政基礎設施和地下空間項目的設計任務,鄭克白也參與了工程設計。此前,由她設計的奧林匹克公園下沉廣場項目成為地下空間雨水控制與利用的“模版”。
這個下沉廣場就在奧林匹克公園8號線地鐵出口附近。“接手這個工程的時候,我們第一考慮的就是要通過下沉廣場的設計來防止雨水倒灌地鐵出入口,而且下沉廣場還要設計出充分的地下空間以供商用。除了地面鋪裝透水磚之外,在行人看不到的地下,還埋了很多蓄水方塊,排水管、蓄水池。” 鄭克白介紹說,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qū)下沉廣場蓄洪涵道加蓄水池總的容積為11000立方米,這些肉眼看不到的設施獲得了看得到的良好效果:從2007至今,連續(xù)10個雨季,歷次暴雨期間,中心區(qū)所有區(qū)域運行正常,無明顯積水情況發(fā)生。
這個工程不僅在雨洪利用上堪稱范本,也給后來的雨水控制與利用工程提供了施工數據的參考:根據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建設方北京新奧集團的統(tǒng)計,北京奧林匹克公園雨洪利用工程每平米增加33.76元。
正在建設的CBD核心區(qū)地下空間雨洪工程改造也是一個非常龐大的項目,“整個CBD地區(qū)地下都挖到地下五層,相互連通,這一大片區(qū)域地面下沒有實土區(qū)。 ”由于這個地區(qū)地上、地下情況都比較復雜,經過大量前期調研和論證,最終制定了:雨水設施以安全、滯蓄入滲為主,兼顧雨水利用,利用道路下市政綜合管廊的結構空間蓄存超標準雨水,保障地下空間安全的設計方案。按照設計,這個地區(qū)地下綜合管廊內將建立4個各自獨立的雨水調蓄池,蓄水空間為3200立方米,地下空間屋頂的綠地內蓄水可達到930立方米。
“經過計算機模擬,沒有雨水池時最大積水深度0.88米,積水時間為1小時。”鄭克白從電腦中調出了模擬圖,讓記者對比著看工程前后的變化,“這個工程還在進行中,完工后,最大積水深度就能降為0.08米。”
案例 草廠片區(qū)雨水利用改造 經過十幾輪設計才定方案
鄭克白目前還主持著前門東區(qū)草廠區(qū)域市政管線改造,這個項目從2014年接手。因為胡同經過多次改造,原始資料缺失,地下管線情況復雜,需要到這個地區(qū)每一個院子里進行調查,胡同里、院子里、墻壁下的每一個井蓋都得打開,查清楚情況。“老舊小區(qū)大多連地下管網測繪圖紙都沒有,全靠現場探測。”
結合片區(qū)的特點,確定了改造思路,“肯定要以實現雨污分流、加大入滲為主要目標,實現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同時達到綠色、環(huán)保、宜居的要求。”
因為每條胡同的寬窄都不一樣,最窄的胡同只有1.1米,考慮到如何鋪設管道將是施工中最大的問題,設計方案圖將這些細節(jié)全部記錄了下來。而草廠片區(qū)緊鄰前門,也是歷史保護區(qū),“解決保護區(qū)積水、漏雨、雨污分流等問題,必須有一個前提就是不破壞原有風貌。”做了近半年的實地調查,設計團隊先后給出了十幾輪方案,每一輪都經過各方面專家充分討論,才最終定稿。
2015年,草廠四條、草廠五條、北蘆草園胡同試行市政管線改造,配合26個試點院改造:胡同內實行雨污分流,設置化糞池,道路進行透水鋪裝改造;院落內設置蓄水模塊、進行透水鋪裝改造。
施工中也不斷遇到新問題,需要重新調整方案。“有時候挖著挖著就挖不動了,或者鋪線走不通了。那邊又都是老四合院,地基淺,而局部排水溝比地基還要深,又不能把房子挖塌了,施工方想了很多辦法……”在鄭克白的印象里,施工中幾乎每天都有新情況,“有些困難也來自于我們希望能滿足更多人家的需求,讓所有人家里都能用上市政設施。”
草廠胡同四條、五條現在都已經改造完畢,實現了雨污分流,“胡同太窄,周邊現有舊建筑開挖困難,無法做到單獨增加一條雨水排水管,是在胡同兩側設計了兩條加蓋板的U形排水溝,通過道路的豎向梳理解決雨水排放問題。為了節(jié)省空間并適應胡同曲里拐彎的地形,排水溝選用了樹脂材質。”雖然有種種不如意的地方,但是效果還是非常明顯,“我們改造后的胡同和院子,去年大雨時都沒有出現積水情況。”
目前,草廠胡同六條至九條正在改造中。“希望更多的老舊小區(qū)通過改造,實現逢雨不澇。”這就是鄭克白的期盼。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周明杰 圖片由鄭克白提供
新華社:笑容永不過時,夢想永不終結。
Laughter never goes out of fashion, and dreams never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