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蓋在生物池上方的智能花園溫室大棚。
(文/圖 記者 馬昭)
本報訊 印象中的污水處理廠應該是尋著臭味就能找到的,但草灘污水處理廠卻聞不到絲毫的臭味,整個廠區(qū)如同一個大花園。聞不到臭味、看不到污水,目光所及的都是綠植、花卉、小橋和流水。如果不是廠門口掛著牌子,你無法想象這里是污水處理廠。
那些泛著白色泡沫的臭氣熏天的生物池在哪里?草灘污水處理廠運營負責人涂小平指了指二層樓頂。記者走了十多階臺階上到頂層,這里依舊是各式花草。涂小平說,生物池就在我們腳下,原來廠子在生物池上方蓋了兩個溫室大棚,既遮擋了臭味,又美化了環(huán)境。
走進溫室大棚,一股暖流伴著花草香味和泥土芬芳撲面而來,里面的花卉景致更是讓北方人驚艷。芭蕉樹、千年木,鳳尾蕉,龜背竹,海藻、棕櫚樹……好多都是南方樹種,特別是和大棚齊高的芭蕉樹,恍惚間讓人感覺到了海南;ɑ芘赃呥有假山、小橋和噴泉,布局雅致,賞心悅目。“這個智能溫室大棚,常年保持22攝氏度左右,噴泉水和植物用水都是廠里處理后的中水。”涂小平說。記者留意到,小噴泉里處理后的中水十分清澈,魚兒在水里游得正歡。
從智能溫室大棚出來,是另一個同等規(guī)模的大棚。這里是無公害蔬菜園,大多數蔬菜是無土栽培,基本可以供應廠里職工食堂日常吃菜的需求。記者看到,這個蔬菜棚大約600多平方米,種植著苦菊、小白菜、木耳菜等時令蔬菜。
涂小平說,草灘污水處理廠是西安市首個污水處理廠建設與除臭加蓋同步實施的污水處理項目,也是公式河入渭河的最后一道污水處理設施,主要處理污水區(qū)域包括:原第一污水處理廠服務范圍內未經處理的污水,漢城遺址保護區(qū)、經開區(qū)公式河東西兩岸部分區(qū)域內的污水及西三環(huán)區(qū)域內的污水。“廠子日處理能力約20萬噸,將黑臭的生活污水處理成清澈的中水,至少需要五六道程序:粗格柵、細格柵、除塵池、生物池、膜池、消毒池,最后出來的才是可以二次使用的中水。”涂小平介紹說,他們每天大概能生成20萬方中水,其中10萬方排放到西安湖作為補給水,2萬方進入渭河200米防護林帶水系,其余的8萬方除少量用于廠區(qū)景觀水外,其余都排入公式河入渭口。
處理后的中水是否達標?工作人員從中水池中舀起一桶水倒入玻璃瓶中,和處理前的水,以及自來水做對比。記者看到,第一瓶是處理前的渾濁的生活污水,第二瓶是處理后的中水,第三瓶是普通的自來水。“除了不能喝,中水可以作為景觀水,可以沖洗路面、洗車、沖廁所,甚至養(yǎng)魚。”涂小平說。
肉眼看上去清澈,實際的水質是否達標呢?記者來到廠區(qū)的中控室。這里的監(jiān)控大屏上顯示著實時水質監(jiān)測數值。記者看到,COD進水口實時數值是413,出水口數值是15.64,氨氮進水口數值38.36,出水口數值0.46。涂小平說,這兩項指標的國標分別是小于50和小于5,他們處理后的數值已經遠遠優(yōu)于《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排放標準》一級A類標準。
記者了解到,污水處理廠監(jiān)控室的實時監(jiān)測數據與省生態(tài)環(huán)境廳污染源自動監(jiān)控平臺相連,并實時上傳至生態(tài)環(huán)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