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廣州市河長制湖長制工作已連續(xù)2年獲得國家督查激勵。在這靚麗成績的背后,廣州市做出了哪些努力?
今日,廣州市召開第110場疫情防控復工復產(chǎn)新聞發(fā)布會。發(fā)布會上,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了全市推進河長制湖長制工作、河湖管理保護工作情況。
實現(xiàn)河長湖長全覆蓋
市水務局副局長黃洪飆介紹,廣州市在全省率先全面推行河長制。目前,廣州市有四級河長(市、區(qū)、鎮(zhèn)街、村居)共3030名、湖長828名,自然村河段長3296名,實現(xiàn)了全市河湖全覆蓋;并向上延伸設置了9大流域市級河長,向下延伸設置了18416名網(wǎng)格員,發(fā)揮一線“崗哨”作用,形成了多級河湖治理體系。
圍繞“開門治水、人人參與”為目標,廣州市積極構建“民間河長”運行機制。目前共有民間河長8811名,其中黨員河長3867名、企業(yè)河長232名、學生河長188名、志愿者河長3599名、熱心市民河長925名。全面推行河湖警長制,把公安機關納入河長制湖長制體系,打出河湖長+河湖警長“組合拳”,堅決打擊涉水違法犯罪行為。
“3-4-5治水路線”優(yōu)化河湖治理
河湖治理“問題在水里,根子在岸上”。黃洪飆介紹,近年來,廣州市不斷優(yōu)化河湖治理思路,逐步實現(xiàn)從“末端”到“源頭”,從單一依靠部門到全民參與,從單純治水到社會治理深度轉變,形成了“三源、四洗、五路線”的3-4-5治水路線。
何為“三源”?即“源頭減污、源頭截污、源頭雨污分流”,“四洗”即“洗樓、洗管、洗井、洗河”,“五路線”即“控源、截污、清淤、補水、管理”。
通過不懈努力,廣州市河湖治理工作取得了扎實成效。今年1-4月,9個國考斷面全部穩(wěn)定達標,列入國家監(jiān)管平臺的147條黑臭水體已全面消除黑臭。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