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 胡春宏 | 性 別 | 男 | ![]() |
|
民 族 | 黨 派 | ||||
出生日期 | 1962-04-01 00:00:00.0 | 籍 貫 | 浙江慈溪人 | ||
專業(yè)/專長 | 學位 | 工學博士 | |||
職 稱 |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 職 務 | 副院長 | ||
工作單位 |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 聯(lián)系電話 | |||
通訊地址 | 北京車公莊西路20號 | 郵 編 | 100044 | ||
個人主頁 |
學歷 1978年10月~1982年7月,武漢水利電力學院治河系大學生,獲學士學位。 1982年9月~1985年7月,清華大學水利系碩士研究生,獲碩士學位。 1986年3月~1989年6月,清華大學水利系博士研究生,獲博士學位。 1989年7月至今在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泥沙研究所工作。 |
|||||
工作簡歷 胡春宏,浙江慈溪人,1962年4月出生。曾主持和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規(guī)劃(973)項目、國際合作項目、各類省部級科研項目40余項,發(fā)表學術論文80余篇,出版專著5本,撰寫研究報告50余份,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一次,水利部科技進步一等獎一次, 水利部科技進步二等獎三次,水利部科技進步三等獎一次,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一次,1998年獲中國青年科技獎,1996年獲錢寧泥沙科學獎。 主要從事泥沙運動規(guī)律和江河治理方面的科研工作,研究方向為泥沙運動基本理論,河道河口演變與整治、水庫泥沙、工程泥沙、泥沙物理模型與數學模型技術等。在長江三峽工程、黃河小浪底工程、三門峽工程、黃河下游河道與河口、渭河下游、官廳水庫、塔里木河干流等工程項目中的泥沙治理方面取得了多項國際先進水平的科研成果。 |
|||||
主要兼職 國際泥沙中心副主任,秘書長 中國水利學會理事 中國水利學會泥沙專業(yè)委員會秘書長 國際水力學協(xié)會(IAHR)會員 |
|||||
獲獎情況 1、 "推移質顆粒躍移運動的隨機特性" 1991年獲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論文二等獎。 2、 "明渠紊流流速分布的初步研究" 1991年獲北京市水利學會優(yōu)秀論文三等獎。 3、 "水流中顆粒躍移的試驗研究" 1992年獲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論文一等獎,1994年獲水利部論文二等獎。 4、 "關于邊壁修正方法的進一步研究",1993年獲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論文一等獎,1994年獲水利部論文三等獎。 5、 "湖南望城電廠取水防沙模型試驗研究"項目,1994年獲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應用二等獎。 6、 "推移質輸沙率的隨機特性研究"1995年獲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論文二等獎。 7、 "明渠挾沙水流運動的力學和統(tǒng)計規(guī)律"1996年獲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論文一等獎。 8、 1996年獲第四屆錢寧泥沙科學獎。 9、 "黃河口演變規(guī)律及整治"項目獲1996年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應用一等獎,獲1997年水利部科技進步一等獎,獲1998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0、 "黃河下游河道演變基本規(guī)律"項目獲1997年黃河水利委員會科技進步一等獎,獲1998年水利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11、 "黃河口整治與水資源"項目1997年獲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一等獎,1998年獲水利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12、 1998年獲中國青年科技獎。 13、 "連云港核電廠海水取水工程廠區(qū)前池泥沙淤積及引潮裝置特性整體模型試驗研究"項目2000年獲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應用二等獎。 14、 "納雍電廠取水口泥沙物理模型試驗"項目2001年獲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應用二等獎。 15、 "官廳水庫疏浚整治可行性研究"項目獲2001年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應用一等獎,2002年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16、 "引黃取水新模式與水沙綜合利用研究"項目獲2002年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應用一等獎。 |
|||||
其他 主持和承擔的研究課題 1982年3月-1982年7月,參加"黃河中下游不同粒徑組泥沙沖淤規(guī)律的分析計算"課題的研究工作。 1984年3月-1985年6月,承擔"明渠寬深比和邊壁糙率對流速分布和阻力系數的影響"課題的研究工作。 1987年9月-1989年6月,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水流挾沙能力研究"。 1989年7月-1990年12月,主持"窄深明渠的流速分布及阻力規(guī)律"課題的研究工作。 1989年7月-1991年4月,參加國家"七·五"攻關項目"長江三峽水庫下游沖刷的數學模型計算"。 1989年8月-1991年4月,承擔國際合作項目"孟加拉國布河河床演變及防洪治理"。 1991年1月-1993年12月,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近底流區(qū)泥沙運動機理及輸沙規(guī)律研究",項目批準號59009507。 1991年9月-1991年12月,承擔甘肅省電力局委托項目"黃河劉家峽水庫低水位拉沙可行性研究"。 1992年1月~1993年10月,主持水利部重點項目"永定河下游防洪治理動床物理模型試驗"的研究工作。 1992年5月~1993年10月,主持湖南省電力局委托項目"石門火電廠取水工程泥沙問題的防治"。 1992年3月~1996年3月,主持國家"八五"攻關項目85-926-02-03專題"黃河口演變規(guī)律與整治研究"。 1992年10月-1993年3月,主持"柴家峽水電站單體模型試驗研究"項目的研究工作。 1992年12月-1993年12月,主持湖南省電力局委托項目"湖南望城火電廠取水防沙模型試驗研究"。 1993年8月-12月,承擔"江西南昌火電廠二期擴建取水工程模型試驗研究"項目的研究工作。 1993年12月-1994年10月,主持湖南省電力局委托項目"湖南益陽火電廠取水防沙模型試驗研究"。 1994年10月-1995年2月,主持湖南電力局委托項目"益陽火電廠2×60萬千瓦機組方案取水防沙模型補充試驗"。 1995年3月-1996年5月,作為UNDP聘請的專家,承擔"支持黃河三角洲可持續(xù)發(fā)展"國際合作項目,并主持"黃河口泥沙輸移規(guī)律研究"專題的研究工作。 1995年4月-1997年4月,主持電力部電力行業(yè)青年科技促進項目"西南地區(qū)大中型水電站存在的泥沙問題及其對策"。 1997年5月-1998年5月,主持勝利油田管理局委托項目"引黃取水新模式研究"。 1998年1月-2002年12月,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江河泥沙災害形成機理及其防治"的子課題"河道疏浚的防洪減淤效果及對環(huán)境影響的研究",項目編號59890200。 1998年5月-1999年10月,主持勝利油田管理局委托項目"引黃取水新模式效果的現(xiàn)場觀測研究"。 1998年5月-1998年11月,承擔"盤山火電廠取水防沙模型試驗"項目的研究工作。 1999年5月-2000年8月,主持北京市委托項目"官廳水庫疏浚整治可行性研究"。 1999年6月-2004年6月,主持國家973項目"黃河流域水資源演化規(guī)律與可再生維持機理"的第4課題"黃河水沙過程變異及河道的復雜響應"。 2000年1月-2001年9月,主持國家九o五科技攻關項目"黃河下游挖河疏浚機理研究"。 2000年1月-2002年1月,主持陜西省委托項目"東莊水庫修建后渭河下游動床物理模型試驗研究"。 2000年8月-2000年12月,承擔貴州電力局委托項目"納雍電廠取水口泥沙物理模型試驗研究"。 2001年1月-2002年12月,主持水利部重點項目"引海水沖刷黃河下游河道效果研究"的子課題"引海水沖刷黃河下游河道效果的概化物理模型試驗研究"。 2001年2月-2001年8月,承擔湖南電力局委托項目"鯉魚江電廠擴建工程(2×300MW)取水工程泥沙物理模型試驗研究"。 2001年8月-2001年12月,主持水利部重點工程項目"塔里木河干流工程與非工程措施五年實施方案有關技術問題的研究"。 2002年1月-2002年8月,主持中國工程院西北水資源項目子課題"降低潼關高程可行性的數學模型計算與分析研究"。 2002年3月-2002年12月,主持水利部重點項目"塔里木河輸水堤防工程對河道沖淤影響研究"。 2002年1月-5月,承擔"浙江三門核電廠海水泵房和取排水工程設計方案"項目。 2002年10月-2003年12月,主持水利部重點項目"渭河流域綜合治理關鍵技術研究"。 2002年10月-2003年12月,主持水利部重點項目"潼關高程控制及三門峽水庫運用方式研究"。 |
|||||
在專業(yè)技術方面的主要成就與貢獻 | |||||
專著 |
|||||
論文
|
胡春宏,1962年4月30日出生于山西省榆次市,籍貫浙江省慈溪,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2] [8] 。
胡春宏于1982年從武漢水利電力學院畢業(yè),并考取清華大學水利系研究生,先后獲得碩士、博士學位;1989年博士畢業(yè)后進入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泥沙研究所工作;1994年至2000年擔任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泥沙研究所副所長;1997年至2004年擔任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泥沙研究所所長;2004年擔任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副院長;2007年獲得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11] ;2013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7] ;2022年6月當選中國工程院土木、水利與建筑工程學部副主任。 [16]
胡春宏長期從事泥沙運動力學、河床演變與河道整治、工程泥沙等領域的理論與應用研究 [4] 。
2022年6月16日,關于司毅軍等人職務任免的通知, 中共水利部黨組決定: 免去胡春宏的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黨委常委,國際泥沙研究培訓中心副主任、秘書長職務。 [15]
相關星圖
查看更多- 中文名
- 胡春宏
- 國 籍
- 中國
- 民 族
- 漢族
- 出生地
- 山西省榆次市
- 出生日期
- 1962年4月30日
- 畢業(yè)院校
- 清華大學
- 代表作品
- 《塔里木河干流河道演變與整治》、《黃河泥沙優(yōu)化配置》、《三峽工程泥沙運動規(guī)律與模擬技術》
- 主要成就
- 2013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 性 別
- 男
- 籍 貫
- 浙江省慈溪市
目錄
- 1 人物經歷
- 2 主要成就
- ▪ 科研成就
- ▪ 人才培養(yǎng)
- ▪ 榮譽表彰
- 3 社會任職
- 4 人物評價
人物經歷
編輯 播報1962年4月30日,胡春宏出生于山西省榆次市,籍貫浙江省慈溪。
1978年10月—1982年7月,就讀于武漢水利電力學院(現(xiàn)武漢大學)治河系河流泥沙工程學專業(yè),畢業(yè)并獲得學士學位。
1982年9月—1985年7月,就讀于清華大學水利系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畢業(yè)并獲得碩士學位。
1986年3月—1989年6月,就讀于清華大學水利系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專業(yè)博士研究生,畢業(yè)并獲得博士學位。
胡春宏(5張)
1991年—1992年,擔任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泥沙研究所室主任。
1992年—1994年,擔任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泥沙研究所所長助理。
1994年—2000年,擔任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泥沙研究所副所長。
1997年—2004年,擔任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泥沙研究所所長。
2004年,擔任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副院長。
2007年,獲得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2013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7] 。
2017年3月9日,胡春宏院士工作室簽約儀式在西安理工大學金花校區(qū)第一會議室舉行 [6] 。
主要成就
編輯 播報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胡春宏建立了江河水沙調控理論、模型與技術體系,解決了黃河口流路穩(wěn)定與治理、黃河下游萎縮性河道治理與塑造中水河槽、黃河中游三門峽水庫運用方式調整與降低潼關高程、黃河上游水庫調控與河道減淤、長江三峽水庫及下游河道泥沙模擬與調控、塔里木河干流河道治理與輸水堤防建設、官廳水庫疏浚整治與恢復向北京市供水等江河治理中的工程技術難題。開展了長江與洞庭湖、鄱陽湖關系演變及其調控,黃河流域水沙變化機理與趨勢預測,西南河流源區(qū)徑流變化和適應性利用等重大問題的研究 [4] 。
-
學術論著
根據2021年6月中國工程院網站顯示,胡春宏先后發(fā)表論文500余篇,出版專著12部 [4] 。
出版日期
|
名稱
|
作者
|
出版社
|
---|---|---|---|
1995.05
|
《明渠挾沙水流運動的力學和統(tǒng)計規(guī)律》
|
胡春宏,惠遇甲著
|
北京:科學出版社
|
2000.05
|
《高含沙水流紊動結構和非均勻沙運動規(guī)律的研究》
|
惠遇甲,李義天,胡春宏,等著
|
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出版社
|
2003
|
《官廳水庫水沙配置與調控》
|
胡春宏
|
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
2003.12
|
《官廳水庫泥沙淤積與水沙調控》
|
胡春宏,王延貴,張世奇等編著
|
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
2004.06
|
《探索與發(fā)展 國際泥沙研究培訓中心20年歷程 1984-2004》
|
胡春宏主編
|
鄭州:黃河水利出版社
|
2004.09
|
《第九次河流泥沙國際學術大會論文集 第1—4冊》
|
胡春宏,譚穎
|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
2005.07
|
《黃河水沙過程變異及河道的復雜響應》
|
胡春宏等著
|
北京:科學出版社
|
2005.10
|
《塔里木河干流河道演變與整治》
|
胡春宏,王延貴,胡建華等著
|
北京:科學出版社
|
2006.12
|
《泥沙研究進展》
|
王光謙,胡春宏主編
|
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
2007.06
|
《黃河水沙調控與下游河道中水河槽塑造》
|
胡春宏等著
|
北京:科學出版社
|
2008.08
|
《三門峽水庫淤積與潼關高程》
|
胡春宏,陳建國,郭慶超著
|
北京:科學出版社
|
2012.01
|
《黃河泥沙優(yōu)化配置》
|
胡春宏,安催化,陳建國等著
|
北京:科學出版社
|
2017.03
|
《三峽工程泥沙運動規(guī)律與模擬技術》
|
胡春宏,方春明,陳緒堅等著
|
北京:科學出版社
|
2017.08
|
《三峽工程泥沙模擬與調控》
|
胡春宏,李丹勛,方春明等著
|
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
2017.10
|
《長江與洞庭湖 鄱陽湖關系演變及其調控》
|
胡春宏,阮本清,張雙虎等著
|
北京:科學出版社
|
2019.06
|
《我國水安全戰(zhàn)略和相關重大政策研究》
|
王浩,胡春宏,王建華等著
|
北京:科學出版社
|
-
承擔項目
根據2021年6月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網站顯示,胡春宏先后主持與承擔國家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973計劃)、國家“八五”至“十一五”科技攻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及省部級項目等80余項 [8] 。
-
科研成果獎勵
根據2021年6月中國工程院網站顯示,胡春宏先后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一等獎6項 [4] 。
獲獎時間
|
項目名稱
|
獎勵名稱
|
獲獎人員
|
---|---|---|---|
1991年
|
推移質顆粒躍移運動的隨機特性
|
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論文二等獎
|
|
1991年
|
明渠紊流流速分布的初步研究
|
北京市水利學會優(yōu)秀論文三等獎
|
|
1992年
|
水流中顆粒躍移的試驗研究
|
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論文一等獎
|
|
1993年
|
關于邊壁修正方法的進一步研究
|
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論文一等獎
|
|
1994年
|
水流中顆粒躍移的試驗研究
|
水利部論文二等獎
|
|
1994年
|
關于邊壁修正方法的進一步研究
|
水利部論文三等獎
|
|
1994年
|
湖南望城電廠取水防沙模型試驗研究
|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應用二等獎
|
|
1995年
|
推移質輸沙率的隨機特性研究
|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論文二等獎
|
|
1996年
|
明渠挾沙水流運動的力學和統(tǒng)計規(guī)律
|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論文一等獎
|
|
1996年
|
黃河口演變規(guī)律及整治
|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應用一等獎
|
|
1997年
|
黃河口演變規(guī)律及整治
|
水利部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
|
1997年
|
黃河下游河道演變基本規(guī)律
|
黃河水利委員會科技進步一等獎
|
|
1997年
|
黃河口整治與水資源
|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一等獎
|
|
1998年
|
黃河口演變規(guī)律及整治
|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
1998年
|
黃河下游河道演變基本規(guī)律
|
水利部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
|
1998年
|
黃河口整治與水資源
|
水利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
|
2000年
|
連云港核電廠海水取水工程廠區(qū)前池泥沙淤積及引潮裝置
特性整體模型試驗研究
|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應用二等獎
|
|
2001年
|
納雍電廠取水口泥沙物理模型試驗
|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應用二等獎
|
|
2001年
|
官廳水庫疏浚整治可行性研究
|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應用一等獎
|
|
2002年
|
官廳水庫疏浚整治可行性研究
|
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
|
2002年
|
引黃取水新模式與水沙綜合利用研究
|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應用一等獎
|
|
2007年
|
黃河水沙過程變異及河道的復雜響應
|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胡春宏,郭慶超,許炯心,姚文藝,吉祖穩(wěn),陳 浩,王兆印,曹文洪,李文學,陳建國 [13]
|
2008年
|
游蕩性河流的演變規(guī)律及在黃河與塔里木河整治工程中的應用
|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王光謙,胡春宏,張紅武,吳保生,夏軍強,姚文藝,傅旭東,王延貴,張俊華,鐘德鈺 [14]
|
2011年
|
大禹水利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
||
2012年
|
大禹水利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
||
2017年
|
大禹水利科學技術獎特等獎
|
人才培養(yǎng)
-
教育思想
胡春宏在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組建60周年時的訪談及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專題黨課上的講話中表示:青年人要做好科學研究最重要的是:腳踏實地、聯(lián)系實際和持續(xù)堅持。他認為:真正的科學研究應該腳踏實地,實實在在做一些工作。特別是年輕人,至少要集中精力,在5年甚至10年內真正扎扎實實地從事一些基礎性研究,打好基礎,不要急于求成。一定要理論聯(lián)系實際,多到實踐中去調研、考察。例如要研究西南河流,我到西藏進行了10多天的實地考察。如果沒有去過長江源頭、黃河源頭那些地方,都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只看書本上的內容就做研究,容易出現(xiàn)偏離。要多到實踐中去,多和實際相結合,了解把握好實際需求和實際問題,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對自己的研究方向持續(xù)堅持下去,不要受外界影響。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今天做這個、明天做那個,好像看起來什么都懂,但實際上什么都做得不深,什么問題都沒有深入了解,也沒有真正深入到最核心的地方。這也是當前我們青年科技工作者需要注意的地方,不能貪圖大、貪圖多。要弘揚工匠精神,就是要對一件事持續(xù)不斷地做下去,一輩子可能就做這一件事,把它做好、做深、做扎實,這才是真正做事情 [12] 。
榮譽表彰
時間
|
榮譽表彰
|
授予單位
|
---|---|---|
1996年
|
第四屆錢寧泥沙科學獎
|
|
1998年
|
第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組織部、中華人民共和國人事部、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
|
2002年
|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
2013年
|
中國工程院院士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4]
|
2018年
|
武漢大學第八屆杰出校友
|
武漢大學 [9]
|
社會任職
編輯 播報
時間
|
擔任職務
|
---|---|
2015年4月
|
浙江大學求是講座教授
|
2017年3月
|
浙江工業(yè)大學名譽教授 [3]
|
2017年7月
|
青海大學雙聘院士 [1]
|
國際泥沙研究培訓中心副主任兼秘書長 [5]
|
|
國際水力學協(xié)會會員
|
|
中國水利學會理事
|
|
中國水利學會泥沙專委會主任
|
|
中國水利學會水文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
|
|
國務院三峽辦三峽工程泥沙專家組組長
|
|
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質量檢查組專家
|
|
河流泥沙國際學術會議(ISRS)常設秘書處秘書長
|
|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水文計劃(IHP)國際泥沙項目(ISI)秘書處秘書長
|
|
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專家委員會專
|
|
中國環(huán)境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顧問 [10]
|
人物評價
編輯 播報胡春宏是中國泥沙學科帶頭人,致力于中國江河湖庫治理,特別是黃河治理的工程科技工作,在眾多的江河治理工程中作出了貢獻。推動了中國工程泥沙技術走向國際,促進泥沙學科進步,培養(yǎng)了大批專業(yè)人才 [7] 。(國際泥沙研究培訓中心評)
胡春宏心系水利,潛心化解黃河泥沙之困;人如水清,專注探尋江流疏浚之道。治水治江治河,愛黨愛國愛民。他,以一腔熱血搏動江潮澎湃,從黃河到塔里木河,憑累累碩果守護河清海晏。他,用炎黃子孫的智慧力挽狂瀾,從武大走向全世界,憑中國方案推動全球泥沙學科的發(fā)展 [9] 。(武漢大學第八屆杰出校友頒獎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