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以澤 中國工程院院士 ,東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擔任紡織科技創(chuàng)新中心主任
東華大學孫以澤:“編織”國之所需,實現高端裝備產業(yè)化
原標題:東華大學孫以澤:“編織”國之所需,實現高端裝備產業(yè)化
從航空航天、國防軍工、海洋開發(fā)等高端裝備到民生領域的諸多重大需求,都離不開巧奪天工的“編織”科技。今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的東華大學機械學院教授孫以澤,長期耕耘高端織造技術與裝備領域,從基礎理論研究到關鍵核心技術突破,成功研制高端編織、機織、針織系列技術與裝備,并實現大規(guī)模產業(yè)化應用。
他帶領團隊建立了高端織造裝備的技術創(chuàng)新體系,助力我國實現高端織造裝備自主可控。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上,火炬“飛揚”一亮相就吸睛無數。正是孫以澤團隊完成了火炬外殼的關鍵制造技術,他說,“小小火炬證明我們中國有能力、有技術編織成型高精度的碳纖維復合材料。”
孫以澤一直以科技創(chuàng)新和解決國家急需為己任,“科技成果只有同國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場需求相結合,完成從科學研究、實驗開發(fā)到推廣應用的三級跳,才能真正實現創(chuàng)新價值、實現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
他帶領團隊一次次斬獲突破性成果,并成功轉化“高性能特種編織物編織技術與裝備”等技術。如今,相關成果已應用于“蛟龍?zhí)?rdquo;載人潛水器的特種“救命繩”,助力5000米級和7000米級深潛試驗;支持“科學”號科考船成功完成熱帶西太平洋綜合考察,破解深海觀測數據實時傳輸世界難題;為大洋上移動雷達站、海上鉆井平臺等保駕護航……
高性能特種編織物是很多領域的關鍵產品,孫以澤帶領團隊與行業(yè)龍頭企業(yè)合作,開展近十年的科研攻關,“車間就是我們的辦公室、實驗室。”團隊提出高性能編織物數字化設計與精確成型理論,突破特種編織物自動化編織技術,實現超高壓復合管、深海通訊纜、超大尺寸海工繩纜、復雜預成型體等特種編織物的自動編織。此外,團隊研制開發(fā)了五大類特種編織成套裝備并成功產業(yè)化,實現成型工藝參數精確調控、產品精確成型和高性能化,填補多項國內外空白,推動產業(yè)升級,F在,相關特種編織裝備占國內25%以上市場份額,是國際主流品牌之一;高性能編織物產品出口歐美等80多個國家。
“科研工作永遠是進行時,沒有休止符。”孫以澤說,“產業(yè)發(fā)展需要解決什么問題,我們就做什么。面向經濟建設主戰(zhàn)場,我們的目標是:讓成果落地、讓年輕人成才。”他常常鼓勵青年學生,“樹立科技自主自立自強的信念,為國家的科技事業(yè)承擔重任。在追求‘大我’中找準‘小我’的人生航向,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不斷積累專業(yè)知識、提升綜合素養(yǎng),練就扎實本領迎難而上。”(儲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