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吳起

吳起,(公元前440年—公元前381年),字號不詳,衛(wèi)國左氏(今山東省菏澤市曹縣,一說菏澤市定陶區(qū))人,戰(zhàn)國初期軍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被譽為“兵家四圣”之“亞圣”。他通曉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并且在內(nèi)政、軍事上都有著極高的成就。吳起一生歷仕魯、魏、楚三國,可以說在三個國家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跡。他在魯國時曾經(jīng)擔(dān)任過宰相,后來又到了魏國任職。在魏國期間,他曾經(jīng)率領(lǐng)軍隊打敗了齊國的大軍,成為了當(dāng)時的名將。而在楚國時,他則被任命為主帥,帶領(lǐng)軍隊與秦國作戰(zhàn)。
第二位、孫臏

孫臏(約公元前378年-約公元前302年),男,其本名孫伯靈。他出生于阿、鄄之間(今山東菏澤市鄄城縣),是孫武的后代。孫臏是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他著有《孫臏兵法》一書,為后世留下重要軍事理論。歷朝歷代對于孫臏都有很高的評價。 孫臏遭到龐涓陷害失去雙足,身體殘疾,但他沒有自暴自棄,最終兩次擊敗龐涓,得以報仇,孫臏身殘志堅的精神也得到了后世的稱贊 。唐德宗時將孫臏等歷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將供奉于武成王廟內(nèi),被稱為武成王廟六十四將。宋徽宗時追尊孫臏為武清伯,位列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第三位、黃巢

黃巢(約公元820年—公元884年),曹州冤句(今山東菏澤曹縣西北)人。唐朝末年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大齊政權(quán)開國皇帝。他出身鹽商家庭,善于騎射,喜任俠,粗通筆墨,少有詩才。成年之后,沒有通過科舉考試。關(guān)東大旱時,積極收攏難民。乾符二年(875年),黃巢在長安發(fā)動了“安史之亂”,自稱大齊皇帝,建立了大齊政權(quán)。關(guān)于黃巢的后世評價,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他是英雄,有人認為他是罪犯。但是無論如何,黃巢都是一個歷史上重要的人物,他的事跡和貢獻都值得我們?nèi)チ私夂脱芯俊?/p>
第四位、單雄信

單雄信(約公元581年—公元621年),曹州濟陰縣(今山東菏澤市曹縣)人,隋末唐初時期的猛將。他驍勇矯捷,善用馬槊。勇武過人,號稱“飛將”。交好同郡徐世勣,誓同生死。隋朝末年,參加瓦崗起義,跟隨魏公李密,授左武候大將軍,參加偃師之戰(zhàn)。兵敗歸降王世充,授大將軍。對抗唐軍進攻,險些殺害秦王李世民。武德四年(621年),跟隨王世充投降唐軍,遭到秦王李世民處死。從忠義角度來看,單雄信是隋唐英雄里最優(yōu)秀的。有不少人說,單雄信初投翟讓,又投李密,又投王世充,是三姓家奴,反復(fù)無常,這也是李世民殺他的原因。這是對單雄信的誤解。
第五位、呂雉

呂雉(公元前241年-公元前180年),字娥姁,碭郡單父縣(今山東單縣)人,漢高帝劉邦之妻,通稱呂后、漢高后等,與唐朝的武則天并稱為“呂武”。呂雉與劉邦共定天下,臨朝稱制十六年。她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臨朝的女主,她鼓勵生產(chǎn)、減免賦稅,推行“黃老之學(xué)”,提倡節(jié)儉,使社會經(jīng)濟得到了恢復(fù)和發(fā)展。關(guān)于呂后的故事有很多版本,其中最著名的是她把劉邦的寵妃戚夫人制成了人彘。但是,愛好歷史的朋友一提及呂雉,都幾乎都會想到中國歷史上最殘酷的宮斗畫面之一——呂雉把劉邦的寵妃戚夫人制成了人彘。這一滅絕人性的行為也成了呂雉身上永遠洗不白的黑點。
菏澤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 菏澤史稱“天下之中”,曾數(shù)度成為中原地區(qū)重要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 相傳堯、舜、禹等著名氏族部落首領(lǐng)主要活動在這一地區(qū)。菏澤是中國古代大澤名,原為天然古澤,上古九澤之一,故址在今山東省菏澤市境內(nèi)。在菏澤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無數(shù)歷史文化名人在此或歌詠留蹤,或宦游施政,留下了不少文化典故。據(jù)史書記載,早在四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就在這里繁衍生息,漁獵耕種,創(chuàng)造著古代人類文明。至今,菏澤大地仍保留著許多原始社會的歷史遺跡,比較著名的有牡丹區(qū)安邱堌堆、曹縣安丘古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