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BR(膜曝氣生物膜反應器)在芝加哥污水廠的最新中試結果
2018-05-09 09:12來源:IWA國際水協(xié)會
MABR工藝在過去幾年受到了水處理行業(yè)的注意,它的全名是膜曝氣生物膜反應器(Membrane Aerated Biofilm Reactor),是一種基于氧氣/空氣的MBfR工藝。MBfR指的是基于膜傳導的生物膜反應器 (MBfR-membrane biofilm reactor)。
MABR工藝很好地結合了COD/BOD的去除、硝化/反硝化和厭氧氨氧化。目前MABR工藝的主要生廠商有蘇伊士水技術(Suez Water Technologies & Solutions-Suez WTS,原GE水處理公司)的 ZeeLung 、愛爾蘭的 OxyMem以及源自以色列技術的美國公司FLUENCE。其中位于芝加哥的O’Brien再生水廠是Suez WTS其中一個采用三級硝化的MABR示范項目,規(guī)模為2300PE。這是美國大芝加哥污水管理局(MWRD)在2015年開始與當時的GE水處理公司合作的項目。在2017年底,項目團隊的三方代表——Suez WTS、MWRD和COTE膜分離公司,將接近一年的試驗結果整理后發(fā)表在了IWA期刊Water Practice & Technology上。
背景介紹
美國大芝加哥污水管理局(MWRD)成立于1889年,其職能就是保護當?shù)氐暮恿骱。目前下?座再生水廠(WRPs)和22座提升泵站,每年的電耗約6億kWh,其制定的2023年目標就是通過一系列的節(jié)能行動并增加可再生能源開發(fā)利用,達到完全能量自給。其中MABR就是他們需要驗證的低能耗污水處理工藝之一。這個研究的目的是對MABR反應器在大型污水廠的低溫高水力負荷條件下TSS和氮的去除效果和能耗情況進行評估,同時測試它能否滿足未來的磷排放要求。他們在MWRD管理的O’Brien污水廠側流段安裝了一個商用級膜箱(membrane cassette),試驗期為2015的6月至2016年5月。這份報告涵蓋的是前9個月的結果。由于這個示范項目只能驗證該技術的部分優(yōu)點,所以他們還運用模擬計算加以輔助分析。
O’brien再生水廠概況
O’brien再生水廠(OWRP),始建于1928年,原名North Side WRP。2012年為紀念MWRD委員會的前主席Terrence J. O’brien在24年任期內的卓越貢獻,委員會決定j將污水廠用他的名字命名。該污水廠采用初沉+傳統(tǒng)活性污泥法去除TSS(總懸浮固體)、BOD和氨氮。在污水廠含有四條平行的處理線,每條線處理1/4的進水量。平均處理量為870,000m³/d,春季峰值流量可達1,900,000m³/d,。雖然目前沒有關于磷的出水要求,但預計會在不久將來實施,而生物除磷是其首選方案。對目前的工藝配置而言,這意味著新增一條處理線來引入缺氧區(qū)。

項目組與著名的污水建模公司Hydromantis公司合作,基于成熟的MBBR工藝模型,開發(fā)了一個MABR生物膜模型。然后通過GPS-X模擬軟件對混合MABR的表現(xiàn)進行預測;旌螹ABR指的是包含了懸浮生長和生物膜附著生長模式的微生物系統(tǒng)。
早在2013年,污水廠就用GPS-X軟件對OWRP污水廠的一條處理線進行模擬。模擬結果很好地反應了實際數(shù)據(jù),也確認了污水廠在春季峰值運行時很難滿足氨氮的排放標準。在這期間,為了維持硝化菌的數(shù)量,MLSS濃度要增加到月2600mg/L,這導致二沉池超負荷運行,出水TSS也可能超標。另外模擬結果顯示結合了MABR技術的改造工程能在相同的處理能力且不影響硝化作用的前提下將SRT從11天減少到6天,這使MLSS降至低于2,000mg/L,解決了二沉池的負荷問題,而且能滿足1.0mg/L的磷出水標準,無需新增反應器體積或化學除磷。
MABR示范項目
為了更好地基于物料平衡來監(jiān)測運行表現(xiàn),示范項目放置在一個集裝箱內進行,并將反應器體積最小化(17m³),而不是按實際情況一樣將一個膜箱單元放到現(xiàn)有處理線內形成一個混合MABR系統(tǒng)。進入MABR系統(tǒng)的水為初沉池出水和回流污泥(RAS)的混合流,流速為65m³/h,出水進入現(xiàn)有生物反應池內,并跟其16min的HRT匹配(如下圖所示)。

試驗周期為296天,實際分為了兩期,如下圖所示,前145天為第一期,膜箱含有64個模塊組件,后151天為第二期,從原來的64個組件移除16個,以此檢驗膜空間密度對運行表現(xiàn)的影響。

MABR的進氣模式有兩個目的。首先,空氣自上而下通過膜內腔,為微生物提供氧氣,并對氧氣傳遞速率(OTR)進行計算。其次,膜箱底部會間歇性地釋放粗孔混合器作混合和清洗,以控制生物膜的厚度。其工作原理圖可以參考下面的視頻:
處理效果
下圖和表2是兩個階段的測試結果:


表2. 示范單元結果概述
結果顯示MABR反應器的MLSS與主線情況相似,平均值為2,160mg/L。DO值能基本維持為0,異常情況跟下雨、融雪和低碳氮負荷有關。出水氨氮為2.6mg/L(約70%的去除率)。過濾后的進水BOD值已經相當?shù)?6.6mg/L),去除率約42%。平均的C/N比只有0.73,相當?shù)汀?/p>
膜表現(xiàn)
膜箱在測試階段共被移除過5次作綜合觀察和生物膜采樣。如上圖2所示,膜箱在上面兩次檢驗時的外觀還是相當“干凈”的,也就是沒有生物膜過度積累的現(xiàn)象。反應器在1個月內形成200μm厚的膜,并在整個測試階段維持在200-300μm的范圍內,且沒有發(fā)現(xiàn)膜漏損問題。
MABR膜表現(xiàn)通常用膜表面積來表示(如下圖4),單位面積的OTR相當平穩(wěn),維持在8-12g-O2/d/㎡之間,其中第一階段約27kg/d,第二階段為20kg/d。報告指出有三個階段的數(shù)據(jù)沒有用于平均值的計算,包括第1-21天的生物膜啟動器,第87-93天的曝氣速率的減少調整期,以及第267-276天的氧氣測試出現(xiàn)狀況的時候。

硝化速率如圖4(d)所示,硝化速率在0.5-2.5g-N/d/m2之間波動,主要受氨氮負荷率和進料C/N比率影響。大部分傳遞的氧氣都用于硝化作用,超過90%。這反應了MABR反應器的一大特點——硝化菌生長在靠近膜表面的生物膜內,一個富含氧氣又受到“保護”的區(qū)域。
項目組還就曝氣量對OTR的影響進行了測試,在第60-144天內,他們將曝氣量從4.3L/h/㎡逐步減少至3.0L/h/㎡(30%減少量),直至2.1L/h/㎡(50%減少量),然后在回升至4.3L/h/㎡。結果顯示30%的減少率并沒有明顯影響,但50%的減少量使OTR降低了20%。這是因為出氣氧含量的減少降低了通過膜的氧氣的滲透率。圖5(b)顯示了膜箱的混合頻率對硝化速率沒有影響。圖5(c)則顯示MABR在DO低于1mg/L的時候運作最佳。圖5(d)表明硝化速率越高,反硝化和BOD去除效果越好。

能耗表現(xiàn)
MABR能降低生物處理的能耗,主要通過以下三個途徑:
在更短的SRT內需要更少的需氧量(且不會影響硝化作用);
減少了同步硝化/反硝化的需氧量(且不再需要回流泵);
比微孔曝氣擴散更高效的氧氣傳遞效率。
研究團隊指出,本次測試只展示了上述優(yōu)點中的第三個,而且也沒有得到完美體現(xiàn)。由于規(guī)模問題,這個實驗的曝氣是由壓縮機而不是低壓風機時間的,所以無法直接監(jiān)測能效。另外只有一個膜箱不能充分利用間歇式的混合曝氣,這需要更多的膜箱。盡管如此,作者認為通過圖6的曝氣效率的計算,已經可以體現(xiàn)出MABR膜的潛在效能。

研究人員分析了6個不同情況下的曝氣效率。其中藍色的兩個是這個測試中的實際情況,綠色是試驗中直接反應的優(yōu)化情況(包括曝氣量和混合氣的間歇頻率等),紅色是正在研發(fā)但有待驗證的情景。按照他們的估算,氧氣傳遞效率有兩倍的增長空間。
結論
在9個月的測試期內,MABR膜顯示出穩(wěn)定的氧氣傳送速率,且大部分傳遞的氧氣都用于硝化作用。結果顯示MABR混合工藝能對現(xiàn)有生物工藝做出顯著改善,同時減少了污水廠的能耗。
芝加哥MWRD的O’Brien再生水廠面臨著春季高負荷的沖擊,按照傳統(tǒng)方法需要新建生化池解決脫氮除磷的要求。這個研究項目的生物膜模型分析表明MABR技術能在現(xiàn)有設施條件下完成改造。而為其一年的實驗研究也部分顯示出MABR膜性能的穩(wěn)定性和未來可以優(yōu)化改進的空間。
參考資料
Demonstration of innovative MABR low-energy nutrient removal technology at Chicago MWRD, J. Peeters, N. Adams, Z. Long, P. Côté, T. Kunetz, Water Practice and Technology, Volume 12, Issue 4, Page 927-936,DOI: 10.2166/wpt.2017.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