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亮,男,中共黨員,1963年5月出生,山東省濟南市人,清華大學學士,天津大學博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水工結構工程專家,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科技委副主任,水電水利規(guī)劃設計總院專家委員會主任,中國電建集團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科技委員會主任。 [2] [19-20]
張宗亮于1984年本科畢業(yè)于清華大學水利專業(yè),當年7月入職水利電力部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任設計員、助理工程師;1988年8月任能源部水利部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副室主任、設計副總工程師、工程師;1992年8月任水利電力部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副室主任、設計總工程師;1995年1月任電力工業(yè)部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副處長、項目經(jīng)理、高級工程師;1999年8月任國家電力公司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2003年7月任中國水電顧問集團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2003年12月任中國水電顧問集團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教授級高工;2007年10月任中國水電顧問集團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副院長;2008年12月任中國水電顧問集團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副院長、總工程師,當年畢業(yè)于天津大學,獲博士學位;2014年7月任中國電建集團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經(jīng)理、總工程師 [3];2021年11月18日,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4]
張宗亮長期致力于高壩工程設計和建設研究與實踐。 [2]
相關星圖
查看更多
中國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與建筑工程學部
共106個詞條15.1萬閱讀
陳軍
陳軍,男,漢族,1956年10月11日出生于安徽省霍邱縣,航天測繪與地理信息學專家,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陳軍于1983年從武漢測繪科技大學碩士畢業(yè)后留校任教,歷任遙感教研室助教、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1990年至1995年擔任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1994年入選國家教委“跨世紀優(yōu) 秀人才培養(yǎng)計劃”;1995年調到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工作,先后擔任副主任、代主任、主任;1999年入選人事部“百千萬人才工程”計劃;2000年獲得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2003年當選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2012年當選國際攝影測量與遙感學會主席;2017年獲得首屆全國創(chuàng)新爭先獎;201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23年12月當選國際科學理事會會士。陳軍長期從事航天測繪領域理論和技術研究,致力于基礎地理信息建模、更新與服務的工程科技研究與實踐。
陳湘生
陳湘生,1956年6月1日出生于湖南湘潭,是人工凍土力學、隧道與地下工程、特殊巖土工程、建井工程專家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交通大學雙聘院士,深圳大學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院長、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深圳大學未來地下城市研究院創(chuàng)院院長,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982年陳湘生從淮南礦業(yè)學院畢業(yè)后分配到煤炭科學研究院北京建井研究所工作,先后擔任助工、工程師、高級工程師;1986年前往西德柏林工業(yè)大學進修隧道工程技術;1987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92年至1994年前往劍橋大學工程系從事巖土工程研究;1994年至1999年擔任煤炭科學研究總院北京建井研究所副所長、所長;1998年至2001年擔任中煤科技集團公司董事;2000年獲得清華大學工學博士學位;2001年2月調深圳市地鐵有限公司,歷任經(jīng)理、總調度長、總工程師、兼工程部經(jīng)理、兼總體技術部經(jīng)理、技術委員會主任;2017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19年出任深圳大學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院長,深圳大學未來地下城市研究院創(chuàng)院院長。2020年當選深圳市科普企業(yè)協(xié)會會長。陳湘生長期從事地下工程控制地層變形技術的研發(fā)工作。
陳政清
陳政清,1947年10月28日出生于湖南湘潭,工程力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南大學振動與沖擊研究中心主任。1978年陳政清考入湖南大學,先后獲得學士、碩士學位;1987年獲得西安交通大學工學博士學位后進入長沙鐵道學院工作,先后擔任土木工程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生處處長、土木建筑學院院長;1991年至1992年在英國格拉斯哥大學土木工程系研修橋梁工程;2002年至2003年在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土木工程系做高級訪問學者;2002年調入湖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工作;2003年擔任湖南大學風工程試驗研究中心主任;201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政清長期從事橋梁等大型結構的工程力學問題研究。
崔愷
崔愷,1957年8月13日生于北京,男,漢族,建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名譽院長、總建筑師,中國建科首席科學家。1984年崔愷畢業(yè)于天津大學建筑系,獲碩士學位。1999年6月至2008年6月當選國際建筑師協(xié)會(UIA)副理事。2000年當選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2011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與建筑工程學部)。2014年起為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本土設計研究中心創(chuàng)始人及主持建筑師。2003年1月至2011年12月中國建筑學會副理事長。2013年12月清華大學雙聘教授,天津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崔愷遵循“適用、經(jīng)濟、美觀”的方針,在借鑒國際建筑思潮的同時重視對地域文化的傳承和創(chuàng)新,努力探索有中國本土特色的建筑設計創(chuàng)作之路,截至2014年6月先后主持設計完成了包括拉薩火車站、首都博物館、安陽殷墟博物館等在內(nèi)的各類建筑工程一百余項,在學術期刊上發(fā)表論文80余篇,出版?zhèn)人專著2部,提出“立足本土”的設計觀念。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2020年度獲獎人名單
共51個詞條9.6萬閱讀
鐘南山
科學與技術成就獎
樊錦詩
科學與技術成就獎
葉向東
科學與技術進步獎-數(shù)學力學獎
汪衛(wèi)華
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物理學獎
2021中國工程院土木、水利與建筑工程學部當選院士
共10個詞條1.1萬閱讀
王明洋
王明洋,男,湖北仙桃人,1966年1月5日出生于湖北省仙桃市,鉆地武器毀傷效應與工程防護領域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工程大學國防工程學院爆炸沖擊防災減災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工程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88年,王明洋本科畢業(yè)于工程兵工程學院;1988年至1991年,在同濟大學學習地震工程和防護,碩士研究生畢業(yè);1991年至1994年,在工程兵工程學院學習防護工程,博士研究生畢業(yè);1995年至1997年,擔任同濟大學土木工程系博士后;1995年至1998年,擔任工程兵工程學院國防人防工程系副教授;1998年至1999年,擔任工程兵工程學院國防人防工程系教授;1999年至2000年,擔任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工程與技術學院高級訪問學者;2000年至2012年,擔任解放軍理工大學工程兵工程學院教授、首席教授;2015年12月,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工程大學爆炸沖擊防災減災國家重點實驗室室主任;2021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明洋長期從事防護工程領域的科研與教學工作。
劉加平
劉加平,1967年1月1日出生于江蘇省南通市,土木工程材料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南大學首席教授、博士生導師,江蘇蘇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劉加平于1990年從重慶建筑工程學院建筑材料及制品專業(yè)畢業(yè);1995年獲得東南大學碩士學位;2007年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008年獲得南京工業(yè)大學博士學位;2012年獲得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2014年入選第一批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chuàng)新領軍人才;202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加平一直從事高性能混凝土流動性調控、裂縫控制、服役性能提升的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研究。
朱合華
朱合華,男,無黨派人士,1962年10月30日出生,安徽巢湖人,隧道與地下空間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注冊土木(巖土)工程師,同濟大學特聘教授,同濟大學土木信息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土木工程學科隧道及地下建筑方向負責人。朱合華1979年至1986年就讀于重慶大學,取得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1989年畢業(yè)于同濟大學地下建筑與工程系結構工程專業(yè),當年入職同濟大學任講師;1992年任同濟大學副教授 ;1993年在日本大阪土質試驗所、京都大學作博士后研究;1996年任同濟大學教授;1997年兼任地下建筑與工程系副系主任;2000年兼任地下建筑與工程系主任;2004年兼任土木工程學院副院長;2006年兼任土木工程學院院長;2011年在美國Virginia Tech大學做訪問教授;2012年任同濟大學特聘教授;2016年在德國魏瑪包豪斯大學做訪問教授;2021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朱合華長期從事數(shù)字地下空間工程研究與實踐。
許唯臨
許唯臨,1963年10月出生于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qū),祖籍吉林省吉林市,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網(wǎng)絡空間安全學院院長,四川省政協(xié)副主席,中國民主促進會四川省第九屆委員會主任委員。1980年9月,許唯臨在成都科技大學水利系水力學及資源利用專業(yè)本科就讀;1984年7月,在成都科技大學水利系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專業(yè)攻讀碩士研究生;1994年4月,任四川聯(lián)合大學高速水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高速水流研究室教師;2009年7月,任四川大學校長助理;2014年1月,任四川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2019年8月,任四川大學常務副校長。許唯臨主要從事工程水力學科研和教學工作。
中文名張宗亮
國 籍中國
民 族漢族
出生地山東省濟南市
出生日期1963年5月
畢業(yè)院校天津大學
職 業(yè)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200m 級以上高心墻堆石壩關鍵技術研究及工程應用》 [1]、《堰塞壩應急處置與整治利用關鍵技術及工程應用》 [1]、《超高堆石壩樞紐工程施工導截流關鍵技術研究及運用》 [1]
主要成就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005、2007、2010、2011、2012、2014) [3]
云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2009、2011、2017、2019) [3]
光華工程科技獎工程獎(2014) [3]
中國工程院院士(2021)
目錄
1人物經(jīng)歷
▪教育經(jīng)歷
▪工作經(jīng)歷
2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人才培養(yǎng)
▪榮譽表彰
3社會任職
4人物評價
人物經(jīng)歷
播報
編輯
教育經(jīng)歷
1980年至1984年,張宗亮本科就讀于清華大學水利專業(yè)。 [3]
2005年至2008年,博士研究生就讀于天津大學。 [3]
工作經(jīng)歷
1984年7月至1988年7月,張宗亮任水利電力部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設計員、助理工程師。 [3]
1988年8月至1992年7月,任能源部水利部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副室主任、設計副總工程師、工程師。 [3]
1992年8月至1994年12月,任水利電力部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副室主任、設計總工程師。 [3]
1995年1月至1999年7月,任電力工業(yè)部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副處長、項目經(jīng)理、高級工程師。 [3]
1999年8月至2003年6月,任國家電力公司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 [3]
2003年7月至2003年12月,任中國水電顧問集團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 總工程師。 [3]
2003年12月至2007年9月,任中國水電顧問集團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 總工程師、教授級高工。 [3]
2007年10月至2008年12月,任中國水電顧問集團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 總工程師、副院長。 [3]
2008年12月至2014年6月,任中國水電顧問集團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副院長。 [3]
2014年7月,任中國電建集團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副總經(jīng)理。 [3]
2021年11月18日,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4]
張宗亮照片
主要成就
播報
編輯
科研成就
科研綜述
張宗亮主持和組織設計建成糯扎渡、天生橋一級、紅石巖、觀音巖、黃登等24座大型水利水電工程;建立了300m級特高心墻壩設計體系,發(fā)展了200m級面板壩設計體系,提出了100m級堰塞壩設計體系,提升了中國土石壩建設技術水平。 [1-2]
學術論著&標準
截至2021年11月,張宗亮主編標準3項,出版專著9部,發(fā)表論文105篇。 [9]
主要學術論文著作
類型
論文或專著名
刊物/出版社名稱
時間
專著
《特高心墻堆石壩筑壩關鍵技術與創(chuàng)新應用》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2020年
專著
《天生橋一級水電站樞紐工程設計與實踐》
中國電力出版社
2007年
專著
《高土石壩筑壩技術與設計方法》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2017年
專著
《HydroBIM水電設計施工一體化》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2016年
專著
《200米以上高心墻堆石壩關鍵技術研究與工程應用》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2011年
專著
《超高堆石壩樞紐工程施工導截流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2011年
專著
《大國重器 中國超級水電工程·糯扎渡卷》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2020年
SCI論文
Discrete element modelling of a soil-rock mixture used in an embankment da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
2016年
SCI論文
Large-scale in-situ test for mechan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soil-rock mixture used in an embankment da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
2015年
SCI論文
Carbon footprint analysis of two different types of hydropower schemes: Comparing earth-rockfill dams and concrete gravity dams using hybrid life cycle assessment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5年
EI論文
超高面板堆石壩面板擠壓破壞機理及數(shù)值模擬方法研究
巖土工程學報
2015年
EI論文
糯扎渡心墻堆石壩防滲土料的設計、研究與實踐
巖土工程學報
2013年
EI論文
高土石壩裂縫分析的變形傾度有限元法及其應用
巖土力學
2013年
EI論文
無黏性土壓縮曲線的一種數(shù)學模式
巖土力學
2011年
EI論文
堆石料的劣化變形和本構模型
巖土工程學報
2010年
EI論文
復雜應力路徑下堆石料本構關系研究
巖土力學
2010年
EI論文
堆石料等應力比路徑四模量增量非線性模型
巖土力學
2009年
EI論文
復雜應力路徑下堆石體本構模型比較驗證
巖土力學
2008年
EI論文
堆石料等應力比路徑三模量增量非線性模型
巖土工程學報
2008年
EI論文
超高堆石壩工程設計與技術創(chuàng)新
巖土工程學報
2007年
EI論文
堆石體修正Rowe剪脹方程與南水模型
巖土工程學報
2007年
EI論文
天生橋面板堆石壩實測變形的三維反饋分析
水利學報
2002年
參考資料: [1]
部分主編標準
標準編號
標準名稱
發(fā)布單位
DL/T 5016-2011
混凝土面板堆石壩設計規(guī)范
國家能源局
NB/T10392-2020
水電工程泄水建筑物消能防沖設計導則
國家能源局
T/CWHIDA 0006- 2019
水利水電工程設計信息模型交付標準
中國水利水電勘測設計協(xié)會
T/CWHIDA 0005- 2019
水利水電工程信息模型設計應用標準
中國水利水電勘測設計協(xié)會
參考資料: [1]
承擔項目
截至2021年11月,張宗亮先后承擔了17項國家、省部級和集團重點研發(fā)計劃,30座高土石壩的研究實踐以及50余座高土石壩工程的咨詢審查任務。 [9]
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堰塞壩險情處置與開發(fā)利用保障技術與裝備研發(fā)等 [14]
科研獲獎&專利
截至2021年11月,張宗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6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20項;獲發(fā)明專利16項,軟件著作權13項。 [9]
部分科研獲獎
時間
項目名稱
獎勵名稱
2005年
大型水利水電工程可視化仿真技術及其工程應用
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2007年
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建模與分析關鍵技術及工程應用
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2010年
高原高山峽谷區(qū)大型梯級開發(fā)的環(huán)境效應及生態(tài)安全調控
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2011年
重大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實時控制關鍵技術及其工程應用
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2012年
高壩泄洪消能防護和霧化安全技術與應用
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2014年
超高心墻堆石壩關鍵技術及應用
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2019年
堰塞壩應急處置與綜合整治關鍵技術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2008年
高壩消力塘防護結構及安全監(jiān)測預警系統(tǒng)研究
天津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2009年
糯扎渡水電站導截流工程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
云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2009年
大型堆石壩樞紐工程泄洪建筑物水力設計研究
云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2010年
高心墻堆石壩施工質量實時監(jiān)控關鍵技術及工程應用
云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2010年
大型水電工程巖石高邊坡工程安全理論研究與工程應用
中國水利學會大禹水利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2011年
大型水電站進水口分層取水研究
云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2012年
超高心墻堆石壩關鍵技術研究及工程應用
云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2016年
300m級高面板堆石壩安全性研究及工程應用
中國水力發(fā)電工程學會水力發(fā)電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2018年
水力式升船機成套技術創(chuàng)新與應用
云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
2018年
高土石壩安全監(jiān)測儀器研發(fā)及關鍵技術研究
云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2018年
溶蝕碎屑巖壩基高混合壩筑壩關鍵技術與應用
中國水利學會大禹水利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2019年
觀音巖水電工程設計施工關鍵技術與應用
云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2020年
高土石壩長效服役安全監(jiān)測技術及設備研發(fā)
中國水力發(fā)電工程學會水力發(fā)電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參考資料: [1]
主要專利清單
授權時間
專利名稱
專利類型
2020年
一種具有抗傾覆能力的水力式升船機
PCT國際專利
2018年
綜合管廊凸臺密封結構
發(fā)明
2018年
一種混凝土壩與土石壩連接結構界面變形監(jiān)測儀器及方法
發(fā)明
2018年
綜合管廊迷宮式密封結構
發(fā)明
2018年
一種混凝土壩與土石壩的連接結構動態(tài)監(jiān)測系統(tǒng)及監(jiān)測方法
發(fā)明
2017年
一種基于氣泡震源的水上地震折射數(shù)據(jù)采集方法
發(fā)明
2017年
一種漂浮纜式水聽器的水上地震折射數(shù)據(jù)采集方法
發(fā)明
2017年
一種基于人工夯錘震源的水上地震折射數(shù)據(jù)采集方法
發(fā)明
2016年
一種土石壩內(nèi)部變形非接觸式監(jiān)測方法
發(fā)明
參考資料: [1]
工程獲獎
截至2020年11月,張宗亮獲FIDIC工程項目優(yōu)秀獎2項,國際里程碑工程獎3項,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2項,全國優(yōu)秀工程設計銀獎1項,全國水利水電設計金質獎2項,省部級優(yōu)秀工程設計獎20項。 [6]
部分獲獎工程
時間
工程名稱
獎項名稱
2017年
糯扎渡水電站工程
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
2017年
糯扎渡水電站工程
國際咨詢工程師聯(lián)合會FIDIC優(yōu)秀工程獎
2017年
糯扎渡水電站
國際大壩委員會堆石壩國際里程碑工程獎
2017年
糯扎渡水電站工程整體設計
全國優(yōu)秀水利水電工程勘測設計獎金獎
2018年
糯扎渡水電站工程設計
中國電力規(guī)劃設計協(xié)會優(yōu)秀工程設計獎一等獎
2018年
景洪水力式升船機設計
中國電力規(guī)劃設計協(xié)會優(yōu)秀工程設計獎一等獎
2019年
黃登水電站
國際大壩委員會碾壓混凝土壩國際里程碑工程獎
2008年
南盤江天生橋一級水電站工程設計
全國優(yōu)秀工程設計銀獎
2006年
南盤江天生橋一級水電站工程設計
云南省優(yōu)秀工程設計獎一等獎
2015年
糯扎渡高心墻堆石壩安全監(jiān)測設計
云南省優(yōu)秀工程設計獎一等獎
2016年
糯扎渡水電站地下發(fā)電廠房建筑物設計
云南省優(yōu)秀工程設計獎一等獎
2017年
糯扎渡水電站整體工程
云南省優(yōu)秀工程設計獎一等獎
2017年
景洪水力式升船機
云南省優(yōu)秀工程設計獎一等獎
參考資料: [1]
人才培養(yǎng)
學生培養(yǎng)
截至2021年11月,張宗亮作為河海大學、天津大學、武漢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的兼職教授和博士生導師共培養(yǎng)博士后5人、博士研究生7人、碩士研究生25人。 [9]
團隊建設
2019年,張宗亮率領的土石壩創(chuàng)新團隊獲“中央企業(yè)優(yōu)秀科技創(chuàng)新團隊”稱號。 [17]
學術報告
2018年10月29日,張宗亮在山東大學千佛山校區(qū)水利樓世茂講堂為該校土建與水利學院師生《HydroBIM-基礎設施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及應用》學術報告。 [15]
2021年12月6日,張宗亮為河海大學師生作了題為《工程師精神和工程創(chuàng)新設計理念》的主題報告,深入探討了作為一名優(yōu)秀工程師應具備的責任、創(chuàng)新和協(xié)同精神以及與工程師精神一脈相承的工程設計理念。 [16]
2022年7月5日,張宗亮為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師生作了主題為《瀾滄江流域綠色能源技術創(chuàng)新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學術報告。 [8]
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2007年
嚴愷工程技術獎一等獎
嚴愷教育科技基金管理委員會
2008年
國務院特殊津貼
國務院
2008年
全國工程設計大師
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
2008年
首屆FIDIC中國優(yōu)秀青年咨詢工程師
國際咨詢師聯(lián)合會(FIDIC)
2012年
十佳全國優(yōu)秀科技工作者提名獎(全國優(yōu)秀科技工作者前50名)
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
2022年
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2014年
光華工程科技獎
中國工程院
2015年
云南科技領軍人才
云南省委組織部
2016年
杰出工程師獎
中華國際科學交流基金會
2016年
科學中國人2015年度人物
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科學中國人》雜志
2020年
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創(chuàng)新獎
何梁何利基金管理委員會
2021年
云南省科學技術杰出貢獻獎
云南省人民政府
2021年
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工程院
參考資料: [1] [4] [18]
社會任職
播報
編輯
任職時間
任職機構
職務
2006年12月
中國水利學會巖土力學專業(yè)委員會
副主任委員
2007年5月
中國水力發(fā)電工程學會混凝土面板堆石壩專業(yè)委員會
副主任委員
2009年12月
云南省水利學會
副理事長
2010年11月
云南省巖土力學與工程學會
理事長
2011年10月
中國水力發(fā)電工程學會
常務理事
2012年10月
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
常務理事
2018年1月
中國電力規(guī)劃設計協(xié)會水電工程樞紐專委會
主任委員
2018年7月
中國大壩工程學會智能建設與管理專委會
副主任委員
2022年7月
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
兼職教授
參考資料: [8-13]
人物評價
播報
編輯
張宗亮在土石壩筑壩材料、壩體結構和設計理論與方法等方面做出創(chuàng)新性貢獻。(中國工程院評) [2]
張宗亮作為中國高壩工程技術帶頭人,為中國水利水電工程科技進步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評) [5]
張宗亮是中國高壩工程勘察設計領域科技領軍人物之一,為中國水利水電工程技術發(fā)展和西南豐富的水能資源開發(fā)做出了重要貢獻。(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評) [7]
張宗亮在高壩工程、堰塞壩、數(shù)字工程等方面作出創(chuàng)新性貢獻。(清華大學評) [8]
百度百科內(nèi)容由網(wǎng)友共同編輯,如您發(fā)現(xiàn)自己的詞條內(nèi)容不準確或不完善,歡迎使用本人詞條編輯服務(免費)參與修正。立即前往>>
詞條圖冊更多圖冊
概述圖冊
(1張)
張宗亮照片
(11張)
參考資料
1張宗亮創(chuàng)新平臺.中國電建集團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引用日期2022-07-14]
2中國工程院張宗亮.中國工程院 [引用日期2020-07-14]
3張宗亮院士子站-中國工程院院士館.中國工程院 [引用日期2022-07-14]
4中國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選結果.中國工程院 [引用日期2021-11-18]
5祝賀!能源行業(yè)水電勘測設計、金屬結構及啟閉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三位委員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電力建設集團 [引用日期2022-07-14]
6張宗亮院士.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2020-11-28 [引用日期2022-07-16]
7熱烈祝賀我學會常務理事、云南省巖土力學與工程學會理事長張宗亮 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chuàng)新獎 -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2020-11-06 [引用日期2022-07-16]
8張宗亮院士受聘土水學院兼職教授.清華大學.2022-07-06 [引用日期2022-07-16]
9張宗亮:中國電建成立以來的首位院士.中國網(wǎng).2021-11-19 [引用日期2022-07-16]
10熱烈祝賀我學會常務理事、云南省巖土力學與工程學會理事長張宗亮 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chuàng)新獎 -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 [引用日期2022-07-16]
展開全部
學術論文內(nèi)容來自
張社榮,顧巖,張宗亮. 水利水電行業(yè)中應用三維設計的探討.《CNKI;WanFang》,2008張社榮,顧巖,張宗亮. 超大型地下洞室圍巖錨桿支護方式的優(yōu)化設計.《CNKI;WanFang》,2007張銳,遲世春,林皋,張宗亮. 高土石壩壩坡抗震穩(wěn)定分析的研究.《CNKI;WanFang》,2008潘菲菲,王仁超,張宗亮等. 高面板堆石壩填筑分期斷面優(yōu)化分析研究.《水力發(fā)電學報》,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