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采油五廠成功實施晉95站活性污泥接種培菌技術,圓滿完成了華北油田首例污泥菌種培養(yǎng)工作,晉95站B組生化池重新煥發(fā)生機,投入正常運行。
晉95站作為該廠車城油田的重要樞紐,承擔著來液的集中處理、外輸以及采出水處理等關鍵任務。自2014年7月投產以來,其采出水處理系統(tǒng)一直采用微生物處理與管式膜過濾相結合的先進工藝,設計處理能力每天高達2000立方米,注入水質穩(wěn)定達到石油行業(yè)Ⅱ級水質標準。
然而,近年來隨著調驅、壓裂井數量的不斷增加,采出水來液成分愈發(fā)復雜,給采出水處理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一旦微生物除油系統(tǒng)遭遇大量難降解物質,就極易導致膜管堵塞、生化除油能力下降等嚴重問題。面對此類困境,該廠技術人員以往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進行生化池清理、重新培菌以及膜管清洗等工作,整個恢復過程通常需要1至2個月,不僅成本高昂,而且嚴重影響生產運行效率。
為了有效縮短培菌周期,降低培菌成本,該廠工程技術人員迎難而上,深入鉆研活性污泥相關培菌技術,經過反復論證與實踐,最終確定“接種培菌”技術為該廠當前最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該技術能夠充分利用現有水處理資源,顯著縮短培菌過程,將原本需要1個月完成的菌種馴化時間縮短至7天,并確保在10日內恢復正常生產。通過晉95站的現場實驗應用,與以往培菌技術相比,該技術成功減少了20天的培菌時間和每次150公斤的菌種投入。(通訊員 趙乾坤 王林 劉若兮 王曉萌)